怒族女博士:靠的是努力获得成绩不是加分

29.09.2014  13:36

桑舒平 资料照片

在武汉10年里,先后就读于华中科技大学和武汉大学,完成本科、硕士和博士学业的怒族女孩桑舒平,今秋成了云南大学医学院一名教师。求学道路上,她更多靠的是自己的努力,而非少数民族身份获得的加分。

上大学没把自己当作少数民族

你是云南的,那你是少数民族吧?”初入大学时,同学好奇地问这位眼窝略深、皮肤稍黑的女孩。

身边10个人中有8个是少数民族,高考加不加分,对大家没什么影响。”桑舒平自幼没觉得自己是少数民族。

她上大学以及后来读研,更多靠的是成绩。当年,华中科技大学规定,录取坚持高考“裸分”第一;对于各种加分,仅在分数相同的情况下享受优先。

后来到武汉大学读研,导师也是在偶然谈话中才得知她是一名少数民族学生。

在导师宇传华教授眼里,桑舒平和其他学生没啥两样。相反,一次因飞机误点,桑舒平代替他在一次国际学术会议上广受好评的发言,让他印象深刻。

武汉的湿润气候滋养人

2004年高考,在怒江边长大的桑舒平填报志愿时选择的几乎都是武汉高校。喜欢生物的她选择了医学,因为“医学与生物一样,都很神奇”。

刚来武汉时,桑舒平把在老家逢年过节才穿的民族服饰一并带着。但几年下来,她一次都没机会穿,最后只好又原封不动地带了回去。

在汉10年的暑假,她仅在大一时回了一趟老家。她解释说:“我读本科时主要是留在武汉做社会实践和家教,读研时则主要忙于做实验和搞科研。

每次寒假回家,看到多日不见的女儿,母亲总是说:“气色好了很多,皮肤又变白了。”桑舒平把这归功于武汉湿润气候的滋养。

毕业回老家云南工作获点赞

云南省民族学会怒族学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罗沙益介绍,怒族中上大学的目前并不少,但能读到博士的还很少。

10年前,从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完成本科、硕士、博士学业的杨武勇,是我国怒族首位博士。他目前在北京从事数字出版方面的科研管理工作。巧合的是,桑舒平与杨武勇不仅都来自云南,而且毕业于同一所中学。

桑舒平的博士毕业论文关注的是少数民族健康问题。她通过2万份调查发现,少数民族慢性病发病率低于汉族,但对健康认识存在误区,很多人认为健康就是“不生病”。

希望继续这方面工作的桑舒平,如今成了云南大学医学院教师。她选择返回云南工作获得网友点赞:“飞出去的金凤凰又飞回来了,真不容易。”(记者朱建华 李佳)


官方微信

人民微博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