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岁老人12年画160个四合院:怕院子变成高楼
修缮一新的西城区杨梅竹斜街。记者 方非摄
西城区察院胡同23号已被拆除的叶嘉莹祖宅,郑希成绘于2002年7月。
西城区烟袋斜街,況晗根据上世纪90年代的照片素材,绘于2013年。
东城区长巷头条,刘云亮摄于2013年10月31日。
北京大栅栏西街,有一家挂满了黑白胡同照片的老北京餐厅。照片中,昔日的胡同居民仿佛被定格在时光中,或静坐闲聊,或悠然下棋,或追逐嬉戏……这些被“定格”的画面,成了繁华商业区里别致的风景,吸引着来来往往的游人。
游人们可能不知道,在北京,热衷于“定格”胡同的人很多。这群人中,有的已年过七旬,有的还是年轻小伙儿;有土生土长的老北京,也有“半道儿”爱上胡同的“外来汉”;有人用画笔描出胡同的诗意,有人用相机记录胡同的沧桑。每个人的人生都不同,但对走过七百多年历史的北京老胡同,他们却有着同样的迷恋。
每座院子都有故事
76岁的郑希成还在画四合院。“欠了好多债没还,这几年身体不行了……”在十平方米左右的画室里,他翻着蓝色的速写本,不停地念叨。郑希成念叨的“债”,是没有画完的四合院。
2002年,北京申奥成功后的旧城改造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那年3月,郑希成依着儿时的记忆,画了第一个四合院——北新桥九道弯胡同的自家小院。他怕这院子有一天会变成高楼大厦。
算上今年6月刚刚完成的东城区竹杆胡同53号院,郑希成一共画了胡同里的160个院子。画得最多的2002年,几乎三四天就完成一幅,“那一年好多院子被拆,怕来不及,就像在打仗。”他回忆说,一般头天去逛院子,先拍照,完了考察院子的结构和布局,用铅笔在速写本上简单地画下来,圆圈表示树木,线条表示建筑。回到家后,他再用尺子和钢笔修正布局图,然后花上两天细细描绘。
打小生活在胡同院子里,又有工艺美术师的功底,退休的郑希成用一双“火眼金睛”,把拥挤不堪的大杂院还原成了笔下最美的四合院:宅院格局工整,屋舍齐整干净,雕花刻字犹在,花草绿树成片,甚至连屋顶上的瓦片都分明有序。
然而,并非每一次画院子都有大杂院当原型。郑希成记得,位于东城区黄米胡同的“半亩园”,他足足用了10年才画完。“半亩园”是清初兵部尚书贾汉复的宅邸,整个园子结构曲折、铺陈典雅,但郑希成2002年发现它时,园子已经只剩下东侧的一溜儿宅子,并且“塞满”了几十户人家。他时不时就去园子里溜达,却迟迟不敢动笔,直到两位朋友先后给他送来一批“半亩园”的老照片,以及1943年美国人拍的北京航拍图。郑希成把两者结合起来,再参考一本零星记录“半亩园”的线装书,用航拍图上的一个个小黑点对应照片上的建筑,多方拼凑,终于在2011年除夕前“还原”了传说中的“半亩园”。
让郑希成颇为感慨的是,原本只是想为北京已经或即将逝去的四合院留个档,可后来画得越多,越觉得每座院子都有故事,或关于人文历史,或关于建筑设计。“很多人以为北京的民居就是方方正正的四合院,其实好多大型院落都是联排房,小门小户的也有三合院、两合院,甚至一合不成格局的小院子。”谈起北京的院子,郑希成滔滔不绝,院落布局和建筑风格都跟人文因素有关,比如古典文学大师叶嘉莹的祖宅,大门上挂着“进士第”的匾额;西总布胡同协和医院的教授住宅,带有明显的西式建筑风格;清末民初,很多外地人集中在前门大街以东做生意,他们的院子都带着晋陕风格,院落狭长面积不大,但特别舍得花钱,尤其是门楼修得特漂亮……
他说自己像个小学生,一边用最笨的方法画画,一边跟着书本和院子主人学习传统民居中的文化。2002年7月,绘制东城区西罗圈胡同1号院时,郑希成觉得自己“小学毕业了”,能看出房屋设计的门道了,“按照传统,北房必须高大宽阔,但这个院子南北狭长,却不够宽,怎么办?我自己琢磨,就发现古代的设计师很聪明,他把整个坐北朝南的院子中轴线稍微向东偏了一些,正房(北房)仍然用广亮大门应有的比例建造,但偏东一些,同时缩小东房,将东房盖成半坡房。如此一来,东房房顶虽只有前坡,人在院中却看不出缺陷。”
2009年,郑希成出版了《京城民居宅院》一书,收录了包括西罗圈胡同1号院在内的100张民居宅院图。在书中,他把民居宅院中藏着的知识和文化,巧妙地融入了每张图的名称,西罗圈胡同1号院,被他命名为“半坡巧用显广宅”,而如今已经消失的叶嘉莹祖宅,名称是“世代祖居进士第”。
【1】 【2】 【3】 官方微信 | 人民微博 | 官方微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