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思广益聚共识 建言献策谋发展[图]

28.01.2015  15:20

  编者按:

  1月26日上午,省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在开幕会上举行了第一次大会发言。会上,9名省政协常委、委员代表各民主党派省委会、省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香港特别行政区省政协委员,围绕强力推进江西新型工业化发展、夯实我省现代农业发展基础、做大做强我省绿色食品产业、加强赣港两地青少年文化交流等方面作了发言。现将大会发言摘登如下。

  立足“三个层面”强力推进新型工业化

  黄统征

  江西要紧跟新常态经济的发展步伐,坚持以工业化为核心,创新制度供给、深挖发展潜力,强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

  宏观层面强化认识抓工业。全省上下要进一步明确工业是经济发展的主引擎、主动力,全力打造结构轻型化、技术高新化、产业集群化、产品特色化、生产低碳化、资源集约化的江西工业升级版。优化对市县工业发展指标的考评,激发抓工业的动力。各级政府应顺势而为,引导各市县的发展升级进入良性轨道,因此必须在年度考核中加大工业尤其是高技术含量工业的考核分量比。

  中观层面决战园区与产业。建议全省实施不平衡发展战略,引导各市(区)县各有侧重进行园区与产业布局,消除恶性竞争。建议由省发改委统一做好各市(区)县的园区规划,推进特色园区、生态园区、新型社区和“智慧”园区建设。同时,要因地制宜,以重点园区、重点产业、重点项目为抓手,促进园区、产业协调集聚互吸式发展。做好要素禀赋与资源条件的结合。

  微观层面培育龙头与企业。建议为企业打造工业用地、融资、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成本最低,运输成本最低,配套成本最低,信息成本最低,服务效率最高的“四低一高”发展环境。鼓励企业在产前、产中、产后不同环节进行网络信息快速收集处理、营销精准推送,降低与发达地区的信息差距。

  加快构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任江南

  目前,我省农业社会化服务发展中仍存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组织运作水平不高、机制保障欠缺等问题。建议加快构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夯实我省现代农业发展基础。

  要进一步扩大我省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项目政府购买实施范围,积极推进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完善土地流转奖补政策,营造农业社会化服务发展良好环境。要完善农业公益性服务体系建设,健全组织机构和规章制度,引入目标管理机制,推行全员绩效考评制度,建立健全内部监督机构和重大事项议事决策制度,提升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运行质量。

  要依照市场需求、农民需要、产业发展要求,实现“五个转变”,即从“单一性服务”向“全程化服务”转变;从单一以政府为主的农技推广向以政府为主导、多元化发展的农业服务方式转变;从以农业生产为主向生产、生活、生态等方面提供综合服务转变;从以生产技术指导为主向提供加工、贮藏、质检等系列服务转变;从传统方式向利用高科技转变,充分运用新媒体和现代信息技术,为农民提供高效便捷、双向互动的服务,促进农业社会化服务全面升级。

  同时,要大力引进工商资本进入农业生产、加工、服务领域,支持实力强的大企业向上延伸产业链、向下延长服务链,推动成立跨区域同类型产业联合会,实现信息共享、利益共赢,提升市场竞争力。要规范农业社会化服务市场监管,适时出台农业社会化组织服务具体标准化实施细则,实行严格的执业资格准入,政府主管部门还要强化服务和宏观管理,对服务组织进行定期评估、审验,对服务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升服务质量。

  为民营经济营造公平安全发展环境

  胡淑珠

  改革开放以来,我省出台的不少关乎民营经济发展的地方性法规和政策,对推动民营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十八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指出,要加快完善体现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的法律制度。这就意味着某些行业被国有企业高度垄断的局面将被打破,民营资本、民营企业将被允许进入参与公平竞争。因此,各级人大常委会和政府要更新观念、提高认识,正确把握民营经济的法律地位;要以《宪法》为指导,进一步完善涉民营经济发展的立法,特别是加快开展涉民营经济法规、政策和规范性文件的清理,充分体现权利、机会和规则公平;建立健全政府履责监督机制,保证民营经济依法公平参与市场竞争。

  依法行政、公正司法,进一步规范权力运行机制,切实保障民营企业主的人身和财产权不受侵犯。各级政府及其行政执法部门要理顺行政执法体制,整合执法力量;严格执法人员的执法资格,持证上岗;统一执法尺度,实行执法全过程记录和监督;以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为切入点,公开发布“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各级司法机关在司法个案处理上,要坚持各类市场主体诉讼地位平等、法律适用平等;要从有利于促进民营企业生存发展考虑,依法妥善处理各类涉民营经济纠纷,慎重使用查封、扣押、冻结民营资产等措施。总之,要规范权力运行机制,坚持严格依法行政、严格公正司法,切实保障民营企业主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把省体育馆打造成全民健身活动中心

  欧阳剑雄

  当前,我省群众体育资源供给还难以满足人民群众迅猛增长的健身需求,就目前来说,表现在体育场地设施明显不足与资源闲置的突出矛盾。一方面,能够满足15分钟群众健身圈的公共场馆资源严重缺乏,尤其是老城区缺少群众健身活动场地;另一方面,近年来新建的大型体育场馆远离中心城区,利用率较低。

  为统筹用好现有体育场馆资源,促进全民健身运动发展,建议将各运动队全部搬迁到省奥体中心,将搬迁后的省体育馆大院场地资源整体改建为江西省全民健身活动中心。在建设改造过程中,主管部门应广泛听取社会公众的意见,做好规划,确保公共体育设施建设标准落实到位,更加适合群众多样化、个性化的健身需求,力争把省体育馆大院改造成为我省全民健身中心的样板工程。

  同时,将人民公园(含南昌市动物园原址)与省全民健身活动中心连片规划,整体开发,建设成市民的健身公园。通过现代化改造的公园和场馆,不仅能覆盖其周边约6.4万常住人口,而且能满足老城区更大范围内至少50万人口的健身需求。

  全民健身活动中心建成后,可将周边规划为体育产业集聚区和体育产品会展区,推动体育与养老服务、文化创意和设计、教育培训、体育传媒广告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为经济发展提供新的支撑点。


赣州首开粤港澳大湾区蔬菜直通车
  (记者钟金平 实习生邓竹青)7月1日9时30分,上饶之窗
江西今年建设设施蔬菜35万亩
  宁都讯(记者梁健、钟金平 实习生邓竹青)7月1上饶之窗
江西金融机构全力支持经济复苏
  (记者刘佳惠子)6月30日,上饶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