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总工会职工服务中心为困难职工解决实际问题

20.08.2014  09:32

   努力当好职工贴心的“娘家人

  对职工群众来说,有了生活难、就业难、看病难、子女求学难等问题,就去找工会帮忙,因为工会就是职工的“娘家”。南昌市总工会职工服务中心为困难职工办好“娘家事”,使困难群众难有处解、事有处办,让职工群众特别是困难职工真正感受到工会干部是自己的“娘家人”。

  资助困难职工子女上学

  宜春人邓林在南昌市红谷滩的一个建筑工地工作,今年过年前,工地老板拖欠了她和3名工友一个多月的工资,共计16000多元。他们数次找到老板,都拿不到工资,无奈之下只好找到市总工会职工服务中心求助。

  市总工会职工服务中心副主任金昊负责调解此事,她找到工地负责人代表邓欣,邓欣表示,公司并不是故意拖欠工资,而是因为被拖欠货款,导致流动资金紧张,老板也在外四处催款,一有钱就会发工资。据金昊调查,邓欣反映的情况属实。随后,金昊召集双方协调,经过调解,邓欣表示将在3天内发放被拖欠的工资,邓林和工友们也准时领到了这笔钱。

  吴为民原先在南昌服饰研究所工作,她的小孩今年被重庆邮电大学录取,但吴为民却因为孩子的学费而苦恼。“我平时工资就1000多元钱,要维持家里的生活有点困难。小孩每年的学费要八九千元,压力太大了。

  吴为民是困难职工,以前就一直受到工会的帮助,这一次,她又想到了工会。吴为民找到市总工会职工服务中心,按要求办理了手续,最终领取到了4000元的助学金。“这笔钱帮助我解决了小孩上大学的费用,工会服务中心就像我们的娘家一样,我有困难第一时间就会想到它。

  构筑一张“无缝关爱网

  “我们工作的目标,就是努力当好职工贴心的‘娘家人’。”市总工会职工服务中心主任李国华告诉记者,近3年来,南昌市总工会在工会困难职工帮扶中心转型升级的基础上,依托乡镇(街道)、社区服务机构和规模以上企业,建成了769家企业职工服务中心和633个社区职工服务站,初步构筑了一张“无缝关爱网”,覆盖面达到了90%以上。

  目前,全市已逐步形成了以市级职工服务中心(帮扶中心)为骨干,县级职工服务中心(帮扶中心)为支撑,街道(社区)、乡镇和企业服务(帮扶)站(点)为基础的工会四级“两千米帮扶圈”网络,推动形成了全面覆盖、功能完备、责任明确、运转顺畅的“四位一体、分级负责、多方整合、区域协作”的帮扶服务工作体系,实现了对困难职工群众的帮扶服务全覆盖、不遗漏的目标。据不完全统计,3年来全市各级工会组织走访困难企业3325家(次),慰问困难职工、困难劳模、农民工112521人(次),发放慰问金8933万元。

  记者 贾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