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首例MERS患者正在康复 密切接触者均无异常

10.06.2015  17:42

  原标题:中国首例MERS患者正在康复 密切接触者和医护人员均无异常

  国际在线消息(记者 陈惠婷):广东省卫生计生委9日通报,中国首例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患者已经连续4天没有发热,病情整体趋于稳定,正处在康复阶段。相关的密切接触者将在今明两天解除隔离。截止目前,救治患者的医护人员以及相关密切接触者的健康均未出现异常。

  自从上次通报MERS患者韩国金某病情稳定以来,已经连续4天没有他的消息。广东省卫计委9日召开媒体见面会解开了公众的疑虑。5月28日收治金某当晚就奔赴惠州、并长期在当地驻守的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ICU主任医师邓西龙女士介绍了金某病情的进展,“他肺部的炎症在吸收,所有的指标都在向好的方向变化。所以,现在他在病房里可以有自己的活动,锻炼他的体力。但是,对于疾病来说确实有很多未知的情况。至于他什么时候可以达到出院的标准,或者解除隔离,我们会根据检查结果去判断,经过(专家组)精密地讨论决定。

  广东省卫计委医政处在此次MERS的临床救治中发挥了枢纽作用。据悉,为应对中国首例输入性中东呼吸综合征病例,广东派出了顶尖的临床专家和院感专家全程指导惠州开展医疗救治工作。截至6月9日,广东共派出专家9批25人次。此外,还紧急协调采购了一些仪器送往惠州中心人民医院,专门用于患者的临床检验和开展强化氧疗措施。

  由于远离家乡加上语言不通,韩国患者金某在治疗期间情绪一直不稳定。广东省卫计委积极通过联系韩国驻广州总领事馆与患者进行沟通,帮助金某打开心结,对治疗工作起到重要作用。广东省卫计委医政处处长张伟表示:“因为有些时候金某不愿意吸氧,或者抽血有疑虑等等。我们及时跟韩国驻广州总领事馆沟通,他们派人一共去了三四次看望患者,做金某的思想工作,让他配合我们的治疗。

  在此次抗击MERS过程中,医护人员的健康始终令民众牵挂。长期驻守惠州的广东省院感专家、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感染管理科主任孙树梅女士介绍,从一开始预防工作就与救治工作齐头并进,在人流、物流和环境标准上严格要求,尽可能做到没有交叉感染,“我们采取的是标准预防加上飞沫预防、接触预防、空气传播的预防,是一套比较严密的预防体系。这是基本按照WHO(世界卫生组织)和国家卫生部的要求,落实的是像埃博拉一样的防控体系。

  目前,参与救治首例MERS患者的医护人员均没有出现异常。与此同时,截至6月9日,在广东境内的75名MERS密切接触者也没有人出现不适。他们经过两次咽拭子标本检测,结果均为阴性。这意味着密切接触者们都将在14天的隔离期后,也就是最迟在11日早晨就可以安全回家。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技师钟豪杰表示,要向这些密切接触者致谢,“我们非常感谢他们配合我们去做健康跟踪。因为他们的配合,减轻了这个疾病对全社会的危害。

  据悉,本月5日,广东要求各地开展中东呼吸综合征监测,对不明原因肺炎进行监测。虽然韩国患者金某的病情已经出现明显好转,但是疾控部门预防MERS的弦依然蹦得很紧。钟豪杰透露:“中国MERS输入性风险仍然存在,不仅是韩国,更大的是中东旅游和朝圣人员这一块,他们回来的风险是持续的。而在二代病例发生的风险上,我们指的是因为首个病例造成的广泛传播的风险已经非常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