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情怀——“中国好人”舒惠东的绿色公益之路

02.03.2014  11:57

他舍得钱:倾其所有,耗资8000万元在宜春丰顶山扶贫造绿近万亩,可妻儿却租着房住;

他吃得苦:为植树、造田和凿路,住山中破庙,每两年就跑损报废一台越野车;

他更有点“”:只造林,不砍树,力拒一切利益交易,对明摆着每年要倒贴300万元的“生意”,坚韧执著,心无旁骛;

…………

他,便是继2012年入选中国好人榜、今年1月又荣膺第五届“光彩事业国土绿化贡献奖”的江西丰顶山农林生态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舒惠东。

苦难·感恩·善行

1月20日,大寒。记者驱车沿着丰顶山崎岖陡峭的盘山公路而上,在一处海拔900多米的山坡,见到了正在忙碌的舒惠东——不惑之年、中等个头,敦实圆脸给人以饱经风霜感。

十几名村民员工按照公司的计划正在“砍老山”,这片老山是从未种过树的杂灌山,“把这些杂灌砍掉,开春后要栽新树。”54岁的熊家山组组长陈根财说,“我们以前种田砍树只能维持温饱,自从到舒总的公司做事后,不必外出打工,在家门口就能赚钱,还可以照顾到家里。

6年前,舒惠东回乡投巨资承包了3.8万亩荒山、林地。之后,以山为家,领着乡亲造林养山,脱贫致富。

他,为何有如此气魄和壮举?

苦难是金,感恩是源。少年时的经历为舒惠东大山般的情怀作了一份注解——

7岁即丧父,家中6兄妹全靠母亲拉扯。12岁时,舒惠东背上一个蛇皮袋独自下山谋生去了。

行至铜鼓大槽口时,又累又饿的他瘫坐在路边大石头上。一位养路老工人发现后,便问他有没有吃饭。舒惠东摇摇头……

热心的养路工收留了舒惠东,让其帮着推板车、扫扫路。“个头没有扫帚高,但每天还能挣到1.2元工资,心里真是高兴。”言及此,舒惠东的眼眶有些湿润。

3年后,经养路段推荐,舒惠东当上了铜鼓县定江林站的护林员,之后进入长虹机械厂做机工,单位改制便去了靖安县大纪山林场。几经辗转,来到资溪做起了竹胶板生意,从那挖到了第一桶金。

颇具经营头脑的舒惠东乘势而上,在奉新县建起了农贸市场,收购了县医药公司……一个穷山娃终于实现了向富翁的艰辛而华丽的转身。

2002年,在阔别17年后,舒惠东第一次回到家乡。当时母亲竟然认不出他,这幕场景令这个沧桑的汉子陡生愧疚,而2008年1月的一次回家亲历则更是刺痛了他的内心:在丰顶山曾经有家难回的又何止他一人!

那年,他携妻子儿女从万载回老家,在山路上遇见一个守在路口、盼着妈妈回家过年的小女孩。当夫妻俩将孩子送到家时,女孩的奶奶却拿来竹枝打她:“你天天去路口等,可妈妈几年都不回来。

山上有些孩子甚至十几年都没见过父母啊!”母亲告诉舒惠东,因贫穷和交通闭塞,年轻人出去打工后,极少回来。

我是在贫穷中得到帮助成长起来的,不能忘本!”感同身受的舒惠东不由萌发了要做些实事改变家乡的念头。

我有林区工作经验,那就在山上做文章!”当年4月,舒惠东背着家人,将一块拍得的商住用地原价转出,随后投资5000万承包山林,开始了他绿色扶贫的梦想之旅。

【1】 【2】 【3】

官方微信

人民微博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