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脉江河保安澜 搏击风雨铸情怀——记奋战抗洪的赣鄱水文尖兵
2016年,对江西防汛来说是极不平静的一年。百年最强的厄尔尼诺让江西在早春3月提前进入汛期——
3月中下旬,赣南普降暴雨,出现罕见早汛。赣江上游共有9条河流17站次超警戒水位,甚至反复多次出现超警戒洪水。
6月中下旬,赣北遭遇今年最强降雨,昌江发生20年一遇洪水,部分支流发生超历史洪水。
进入7月,长江洪水倒灌鄱阳湖,加上赣西北持续暴雨和台风降雨,多重因素的叠加作用下,长江九江段、鄱阳湖、昌江、修河全线超警,赣江、抚河等干支流水位居高不下。其中,修河出现仅次于“九八”的大洪水;鄱阳湖星子站水位超警戒线2.38米,超警时间持续34天,创下本世纪水位最高、持续时间最长的记录。
厄尔尼诺余威凶猛!数月之内35场明显降雨轮番袭击了赣鄱大地,全省平均降雨量1454毫米,比同期多年均值的1233毫米偏多近五分之一。7月3日,省水利厅正式启动防汛Ⅳ级应急响应;5日,升级为防汛Ⅲ级响应;8日,又提升为防汛Ⅱ级响应!短短5天,预警级别连升两级,Ⅱ级响应持续时间长达20天!
汛情就是水文出征的信号、冲锋的号角!在省委、省政府的英明决策下,在省水利厅党委的坚强领导下,江西水文牢记防汛使命,周密部署,把脉江河,竭力奋战。入汛以来,共施测流量近7000次、河流悬移质泥沙6000余次,发布洪水预警79次,累计提供河道洪水预报500余次、水库预报200余次,预报精度90%以上;通过呈阅件、各类汇报材料、雨水情信息、水情通报、水情服务短信等多种形式,及时服务政府决策部门和社会公众,为抢险救灾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筑起了铜墙铁壁的防线。在长江、鄱阳湖及赣抚信饶修五大河流均发生水位超警戒的情况下,全省灾害损失却降至历史最低,水文测报功不可没!
“谋先事则昌,事先谋则亡。”象棋之道,注重开局布阵——先要认清对手,知己知彼,方能通盘考虑,布下好局,最终抢占先机,夺取胜利,否则将陷入被动,甚至招来速败。水文工作也是如此,“摸清敌情”才能找准“战术”,打“有准备之仗”,才能有条不紊。
2015年底,江西发生历史罕见的冬汛,其气象因子与1998年洪水发生前的1997年底气象因子十分相似,这预示着2016年的防汛形势不容乐观。因此,省水文局党委未雨绸缪,超前部署2016年的防汛工作,水情预报人员多次对汛期降雨洪水趋势进行分析,汛前作出预测:今年我省降雨量将较常年偏多,其中赣南、赣北明显偏多;很可能出现早汛,五河及鄱阳湖极有可能出现大洪水;后期则会发生秋旱。
在此基础上,省水文局要求各级水文部门强化防大汛、抗大洪的思想,结合水文测验方式改革的要求,进一步熟悉各测站特性。通过熟练掌握仪器设备性能和相关测验规范,完善和落实测验方案,提高单次测验精度,确保测验质量,为水文情报预报提供可靠依据。同时密切关注雨水情变化,相关测站根据暴雨洪水情况加密测次,及时搜集洪水过程的关键数据,确保水情预报精准。
暴风雨中逆行
水文部门是各级防汛决策第一手信息的来源,常被称作防汛的“耳目”、“尖兵”和“参谋”。而在这支队伍中,还有一部分“战线”更为靠前的群体,那就是水文监测站队。他们是江西水文的“神经末梢”,能够非常敏锐地“感知”雨水情变化,然后把信息迅速传送到防汛指挥的“神经中枢”。
非汛期的日子里,这些基层的水文人默默无闻地驻守水边,观测、分析江河湖各项水文数据。但到了主汛期,他们就是冲锋在最前沿的防汛“侦察兵”,记水位、测流量、报汛情,片刻不停地为防汛调度提供实时动态信息。
没有谁是无所畏惧的。电闪雷鸣,暴雨如注,洪水肆虐,在大自然的咆哮面前,人们不自觉地流露出内心的恐惧,希冀寻找庇护。然而,水文人却无所畏惧,顶风冒雨艰难逆行。同样是凡人,他们如何能够做到与人类趋利避害的本能背道而驰?这是因为水文人肩上有重责,胸中有担当,因为他们尊重生命、珍视生命,他们说“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高于一切”!
6月18日12时,一轮特大暴雨笼罩景德镇市。216毫米!254毫米!378毫米!最大雨量的数据在不断刷新!倾盆而下的雨水汇集成滚滚洪流直扑瓷都。
渡峰坑水文站是国家重点水文站,也是昌江流域的重要控制站,对景德镇市城区防洪具有重要作用。19日13时56分,该站水位已达28.50米,逼平警戒水位线。资料显示,这是继1998年以来的最大洪水,渡峰坑站全体职工迎来了一场恶战。
19日22时,水位继续迅猛上涨。此时,水文站四周是一片泽国,站房也受到了“侵扰”,一楼已被淹没,二楼变成孤岛。在将测验物品和仪器转移到楼上后,8名职工就挤在20平米的观测房里继续奋战着。黑夜中的灯光吸引了大量知名和不知名的蚊虫进入观测房,随便一扫就是满满一簸箕。站员成了蚊虫们的“空袭目标”,但他们仍旧全身心地投入在与洪水的硬搏中。
渡峰坑水文站的水位自18日22时的 24.26米起涨,20日凌晨5时48分到达洪峰,洪峰水位33.89米,超警戒5.39米。其间测流10次,取单沙26次,输沙3次,站员们彻夜不停地忙碌,熬红了双眼。
在他们看来,自己的这份辛苦付出是值得的,西郊垦殖场园林分场、私人养殖户、菜农等周边百姓和商户及时撤离,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得到了保护。但对于职工的家人来说,损失则是惨重的。副站长张斌的妻子在测站附近苦心经营着一家海绵加工厂。洪水来袭,本应该帮着妻子搬运厂内物品的张斌,一直坚守在站上。人力不足转移不及时,使得厂子损失了4万余元。洪水过后,这个不爱表达的丈夫不仅不后悔,反因为自己尽到了水文人的职责,避免了洪水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伤害而格外高兴。
其实,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每到汛期,“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湿”,基层水文职工的身上总是湿了又干,干了再湿;洪水无情不等人,连续作战是他们的工作常态。条件艰苦、工作强度大,但他们始终保持着昂扬的斗志,在烈日下奔走,在风雨中前行,在浪涛中搏击,奋战在抗洪测报的第一线。
47米!48米!49米!从19日6时18分开始,昌江支流东河的水位一路飙升,剑指2012年的历史最高水位49.43米。19日17时25分到达洪峰,水位50.59米,创造了景德镇臧湾乡昌江支流东河深渡水文站的历史新高。数据虽然简单,但这是水文人与洪水猛兽争分夺秒赛跑抢测得来的成果。
19日5时30分,随着水位的持续上涨,右岸出现洪水漫滩。湍急的河水先是吞噬了一片片丰收在望的农田,紧接着,推倒了测站大院的围墙,冲进院内“占地为王”,眨眼间站房就泡在了一尺深的水里。测验人员边转移资料、设备和电器,边紧锣密鼓地准备着漫滩后的测验工作。
许柳青是个90后小伙,施建夫是位60后大叔,他俩把站里此时唯一的交通工具皮划艇拽了出来。正准备给皮划艇充气时,发现一团黑乎乎的东西在里面蠕动。许柳青的近视眼镜被雨水打湿,还没等他看清楚,那东西就被经验丰富的水文“老人儿”施建夫直接用棍打死。仔细一瞧,原来是条剧毒的眼镜蛇。
惊魂甫定,工作继续。20日凌晨,断面的主体测验工作已经完成,该站负责人张国华和施建夫利用皮划艇开展漫滩测流。两人一手撑杆,一手借力院墙栅栏,皮划艇沿着外墙慢慢前行。至院前门拐角附近,没有了依靠物,在时速每秒2米的水流冲刷下,皮划艇瞬间被洪水冲出20多米远,在岸上计数的詹善教和许柳青的心顿时揪作一团。所幸张国华眼疾手快,扔掉撑杆紧紧抱住一棵树,用绳索把艇固定,施建夫用仅剩的撑杆一点一点地往回划。两人耗时四十多分钟才驶完平常几分钟的路程,回到站房前……
这些,只是江西水文一千多人的缩影,水涨水落牵动着他们每一根神经。为了守护红土地的安澜,他们历尽艰辛抢测洪水,无怨无悔地坚守在风浪之中。
超越洪水的脚步
水情预测预警,不在与暴雨洪水战斗的前沿阵地,也不是抗洪救灾的现场,但却是防汛决策的“智库”。水情工作者虽然待在办公室内,可工作也十分辛苦,压力大、责任重。因为这项工作要求“快”、要求“准”,只有高精度和高速度的预测预报,才能力助防汛部署的步伐超越洪水的脚步。
然而,要想快速准确地作出水情预报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它需要将水文人恪尽职守的职业素养、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和并肩作战的团队精神浇筑在一起才能够炼就。
从入汛警报拉响的那一天起,江西水文系统的水情工作者便放弃休息,全员到岗。监视汛情,分析资料,作业预报,发布预警,编发材料,大家各司其职地忙碌。刚刚完成洪水作业预报,又要继续监视跟踪雨水情的实时变化并进行滚动分析预报。如此循环往复,日夜连轴转就是家常便饭。
而在这些预报人员眼中,作息规律紊乱与对家人的亏欠相比,简直不值一提。家庭生活里,他们总是“缺席者”。冻芳芳,省水文局水情处副处长,同时也是一位年轻的妈妈。她肩负着昌江、修河、潦河等河流的水情预报任务,压力之大不言而喻。今年6月,冻芳芳6岁多的女儿感冒发烧。于是,她一口气完成了所有测站预报任务,准备利用工作间隙带女儿去医院。没成想,还没走出办公大楼,景德镇市水文局的一通电话又让她赶回了办公室,送女儿就医的任务只得交给老人。这一忙就是一天一夜,直到洪峰过了,她才得以回家看看女儿。
类似的事情时常发生在水情工作者身上。实际上,只要选择了水文,无论身处何种岗位,都是选择了压力、选择了责任。久而久之,这压力与责任也就内化成了水文人的自觉追求,成了水文情怀的一部分。
6月14日,江西省防总召开汛情趋势会商会。水文部门指出:“根据当前气象预报和前期雨水情分析,我省五河干流及鄱阳湖发生较大洪水的可能性大,局部的中小河流可能发生大洪水”。
果不其然,6月18日~19日,景德镇市就遭遇了今年以来最强的降雨过程。水情人员立即进入紧急状态,及时展开分析,每2小时做一次预报。预报水位在不断升高,个别水文站最大涨幅竟达12.82米,大家似乎看到了九八洪水的影子。经过部水文局、省水文局、市水文局三级会商,于19日20时作出预报:昌江渡峰坑站将在20日7时出现34米的洪水位。当地迅速组织转移。20日凌晨5时48分,该站实际出现洪峰33.89米,比预报水位仅低了0.11米。水文部门及时准确的预测,为昌江沿岸居民安全转移赢得了宝贵的近十个小时。
一波刚平一波又起,超强厄尔尼诺几乎不给人喘息之机。今年7月上中旬,往年的晴热高温天气被连续暴雨取而代之。7月2日0时开始,赣北地区受到入汛以来最强持续性暴雨袭击,九江市降雨量达229毫米,鄱阳湖、长江九江段、博阳河、修河、潦河、昌江等主要河流接连超警,其中长江、鄱阳湖地区发生本世纪以来的最大洪水,大段水库出现超历史洪水位。汛情告急!
7月2日10时,长江开始倒灌鄱阳湖。江西水文根据来水情况,抽丝剥茧,层层分析,于7月7日8时作出预报:10日凌晨,鄱阳湖星子水文站洪峰水位将达21.35米,超警戒2.35米;湖口水文站洪峰水位21.35米;长江九江站洪峰水位21.70米。后经测量,星子站实际洪峰水位21.38米,湖口站实际洪峰水位21.33米,长江九江站实际洪峰水位21.68米。三个站点的预报水位与实测水位相差无几!水文部门的“神预测”,为长江沿线和鄱阳湖区抢险部署提供了依据,为保住长江、鄱阳湖区大小圩堤提供了第一手基础数据,为沿湖各市(县区)抗洪抢险决策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撑。
为使抗洪抢险部署更加科学合理,除了监测预报洪水趋势,按照省防总要求,江西水文还承担了每日两次的退水预报任务。在反复分析、精心校核后,提前一周准确预报九江站、湖口站将于8月1日降至警戒水位以下,提前十天预报星子站水位将在8月4日降至警戒水位以下,为部署退水阶段的防汛重点工作和抢险部队的撤离提供了科学的决策依据。
经历了与洪水千百次的较量,我省的防汛工作在不断总结经验,从被动躲避,到控制防御,再到管理利用,江西水文的水情预报在洪水管理、科学调度领域也立下了赫赫之功。
7月2日~5日超强降雨中,修河流域累计降雨214毫米。加上鄱阳湖高水位顶托,修河永修水文站的水位持续上涨,照此趋势,该站可能发生类似于1998年的大洪水,下游永修县沿河圩堤可能受到严重威胁。
这次的预报至关重要,但难度也非常大。因为永修水文站位置特殊,预报因素复杂,需要同时考虑降雨、上游水库来水、鄱阳湖顶托和支流分流等多个方面,加之永修站近年才由水位站改为水文站,如果按照常规方法分析预报,显然难以做到精准。面对如此复杂的局面,全体预报人员结合历史资料共同研究。经过缜密的分析与严格的经验判断,7月5日6时,预报永修站洪峰水位将达到23.60米,突破有记录以来最大值,超过1998年洪水位。
如何避免超历史大洪水的冲击?水情预报人员综合上游柘林水库和潦河来水情况及时进行分析研判,第一时间为省防总献计献策,由柘林水库调洪错峰,减少下泄流量。2小时后,省防办根据水情预报科学调度,将柘林水库出库流量由3180秒立米调减至1860秒立米,削峰率达75%,永修站水位约降低0.4米,实际洪峰水位23.18米。江西水文科学精准的水情预报使本次洪水成为第一高水位的“梦想”“破灭”,最大限度地减轻了下游的防洪压力,保护了当地40万民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船锚是不怕埋没自己的。当人们看不见它的时候,正是它在为人类服务的时候。”暴雨洪水咆哮肆虐,江西水文人用坚守与担当默默地守护着赣鄱大地。为万家平安舍下自家团圆,用自己的不眠不休换来千万户的安枕无忧,这,就是江西水文人不一样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