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PK台:学生送老师“情趣品”合适吗?

25.05.2015  16:07
原标题:观点PK台:学生送老师“情趣品”合适吗?

保送生制度该废止吗?

近日,有媒体曝出某高校保送生多为厅官子女,引发公众对保送生制度的质疑,保送生制度该不该废除成为舆论议题。

反方:保送生不看成绩看背景应废止

新京报》刊发社论表示,在五类保送生中,最容易被操作的是省级优秀学生。省级优秀学生不是给真正优秀的学生,而是给有关系、背景的学生,这已成为一些地区学校的潜规则。《人民日报海外版》也认为“保送生”制度存在漏洞,给执行者留下自我裁量甚至暗箱操作的空间。不利于选拔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不利于教育的公平和公正。《北京晨报》表示保送生制度选拔的应该是真正优秀的学生,如果不能确保这一点,那么我们就应该审视一下其是否还有存在的必要了。

正方:提供优秀生源的一个重要渠道?

尽管很多人认为保送生制度已到了“寿终正寝”的时候,但在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副校长姜耀东看来,保送生制度是为大学提供优秀生源的一个重要渠道,也是世界著名大学录取优秀学生的通常做法。在我国大学进行“管办评”分离的综合改革进程中,将来肯定仍是大学自主办学中录取优秀学生的一个重要方式。持同样看法的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副教授苏海泉说:“我不建议撤销,因为这也是选拔优秀人才的一种办法。

烟草“税价联动”真能有效控烟吗?

近日,卷烟消费税由5%提高至11%,烟草行业批发价格也同步上调。香烟价格上涨后,会不会促使烟民减少抽烟甚至戒烟引发各方讨论关注。

反方:“以税控烟”只是一厢情愿

中国青年报》发表张贵峰的观点质疑道,作为一种容易导致生理成瘾、产生严重心理依赖的特殊消费品,烟草制品的销售是否会仅仅因为“5毛到几元不等”的价格上涨,便能同步减少?香烟实际上具有“面子消费”的功能,常常被作为“人际交往工具”,烟草消费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会因涨价而得到抑制,同样也是一件可质疑的事情。

正方:烟草加税控烟最有效

烟草税上调能否起到控烟的效果,一些网友表示“看好”。网友“想知道”表示,对于有着浓厚烟瘾的烟民来说,收效可能不那么明显,但从长远来看,“以税控烟”对吸烟者能够起到一定的控制作用。网友“有时候”也表达相同观点,“对于一些低收入家庭的烟民以及没有经济来源的青少年来说,或许会有立竿见影的减烟效果”。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基础医学研究院教授杨功焕也表示,“经验证明,对烟草加税是最有效、最符合成本收益的控烟措施”。

学生送老师“情趣品”合适吗?

5月11日,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应届毕业生黎昊当面向多位老师送上一份特别的礼物——跳蛋(一种情趣用品),引发热议。

反方:没必要大惊小怪

中国青年报》发表刘鹏的观点表示,送人礼物,本来就可以有各种功能,只不过这件礼物恰恰具有情趣用品的功能而已。即便是情趣用品,已成年的学生送给更年长的老师,且并不是只送给一位老师,不是偷偷送,这又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中国知名性学专家李银河认为,学生的行为还是很正面的,“没有什么不合适”“等做这样事情的人越来越多的时候,人们就不会有像今天这样大的反应”。

正方:对师长有不敬之嫌

齐鲁网则发表戴先任的观点认为,如果是朋友还可以如此,但对师长,则有不敬之嫌。对待性并不应该讳莫如深,但性毕竟还是比较隐私的事情。中国性教育缺失,性话题成了禁区,这是长期以来存在的问题,需要引起正视并纠正,但不能矫枉过正,性教育与性话题也不能“跑野马”。而任何事物压制过头,往往可能引起无节制的反弹,这正是应引起人们注意的。与性教育缺失一样,性话题变得百无禁忌,都是性教育偏离了正轨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