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出台意见推动长江经济带建设 构建联江通海综合交通格局

13.05.2015  01:51

人民网南昌5月12日电 (肖成)日前,江西下发了《江西省人民政府贯彻国务院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指导意见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明确要紧紧抓住长江经济带建设这一重大历史机遇,加强基础设施、重点产业、开放平台和市场体系对接,着力构建综合交通、产业转型升级、新型城镇化、开放合作、生态安全五大格局,努力把江西建设成为长江经济带的重要战略支撑、内陆沿江开放合作的新高地、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示范区。

构建联江通海综合交通格局 到2020年铁路覆盖87%以上县

实施意见》提出,围绕对接长江沿江综合运输通道,以高等级航道和快速铁路建设为重点,统筹推进航运、铁路、公路、航空、能源通道及综合枢纽工程建设,打通联江通海战略通道,强化各种运输方式衔接,增强参与长江经济带建设的战略支撑力。

实施意见》明确,到2020年,江西将形成以长江九江段一级航道、南昌至湖口二级航道、赣江赣州至南昌和信江贵溪至都昌三级航道为主,干支有机衔接的“两横一纵”高等级航道网络,全省高等级航道总里程达到795公里,辐射8个设区市、40个县市区;建成5000吨级码头(泊位)30个,3000 -5000吨级码头(泊位)14个,集装箱码头5个,散杂件码头27个;铁路运营里程达到5000公里以上,铁路覆盖87%以上县(市、区),快速铁路覆盖68%以上县(市、区);形成覆盖全省96%人口、94%县城的航空服务能力。

建设万亿临港产业带 新兴产业集群2020年收入破1. 5万亿

实施意见》提出,江西将大力培育重点产业集群,构建集聚集约产业转型升级格局。充分利用九江沿江岸线和水资源优势,编制沿江产业发展规划,引导大体量、大运量、大进大出临港产业发展,建设先进制造业集聚区,力争到2020年建成万亿临港产业带。

抢抓长江经济带创新驱动产业升级机遇,着力发展生物医药、电子信息、先进装备、节能环保、新能源、程电及电动汽车等一批成长性好、竞争力强的新兴产业集群,力争到2020年主营业务收入突破1. 5万亿元。争取江西省新兴产业重点发展方向和关键领域纳入长江经济带创新驱动产业转型升级方案。

借力长三角地区服务业发展优势,推动江西省服务业改革创新,重点建设现代物流、电子商务、金融、旅游、文化、健康养老等一批具有发展潜力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

昌九成对接长江经济带核心板块 增强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

实施意见》明确,按照“做强南昌、做大九江、昌九一体、龙头昂起”的要求,促进南昌、九江都市区融合发展,昂起环都阳湖城市群的龙头,打造对接融入长江经济带和长江中游城市群的核心板块。

充分发挥沪昆大通道重要纽带作用,着力推进以新直萍城镇群、信江河谷城镇群为重点的沪昆城镇轴建设,向西强化与长株潭城市群互动,向东对接长三角城市群,构建长江中游城市群的核心轴。

推动鄂湘赣三省建立健全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协调机制。加强南昌与武汉、长沙互动合作,加快建设“三角形、放射状”城际交通网络,进一步增强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引领沿江、京九和沪昆城镇轴联动发展。

推进沿江生态廊道建设 建立跨省流域共同出资的生态补偿基金

实施意见》提出,加强长江中下游生态屏障建设,构建江湖和谐生态安全格局。有序推进九江长江沿线开发治理。推进沿江生态廊道建设,启动实施新一轮长江防护林工程,推进实施永安堤段加固、张家洲段护岸等长江河势控制及岸坡处理工程,构建沿江生态屏障。

以鄱阳湖“两区一带”空间布局为依托,以水资源优化配置和水环境综合治理为抓手,严格生态保护措施,加大工程治理力度,进一步改善都阳湖水质水量。

积极推动建立长江重要支流和湖泊的省际横向生态补偿机制,建立跨省流域共同出资的生态补偿基金,争取国家尽快启动东江源、都阳湖湿地国家生态补偿试点。积极争取江西省重大生态环保工程列入长江生态环境保护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