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厦务工者感情生活多不如意 打工妹重复流产

20.12.2013  14:05

有的女孩年纪很小就当了妈妈

编者按:厦门的众多企业,要么成群的男员工,要么女员工扎堆,存在男女比例不协调现象。而这些员工的生活大多围着厂房、食堂、宿舍打转,社交圈子相对比较窄,恋爱机会不多。为此,晨报展开新生代打工者恋爱调查。

小玉(化名)虽只过20岁,却已是一个孩子的妈,每日下午她会和丈夫前往集美的霞梧广场摆地摊,一边照顾生意一边还要奶孩子。但小玉告诉记者,她是幸运的,说不上辛苦。很多曾一起打工的姐妹感情分分合合,不如意的人很多。甚至还有优秀的姐妹爱上了“人渣”,不得不去流产。

对于任何人,恋爱都是一件非常美好的事。近日来,记者调查了解到,外来打工人员的感情其实也遭遇着理想和现实的碰撞。

镜头1

今天在这明天在那,谁跟我?

[主人公:阿龙 苦恼:学历不高,经常通过QQ、微信等交友]

来厦打工已两年多的阿龙介绍,以前谈过两个姑娘,但每次都是匆匆开始又匆匆结束。

阿龙从去年6月开始,在厦门一家电子制造厂工作,上班时需穿防尘服。“穿着防尘服,上班时肯定是没办法交流了,下班了同事们也是各回各家。”阿龙的第一个女朋友是通过“摇一摇”认识的,二人在网上挺聊得来便在一起了,从认识到同居仅一个月。

阿龙称,两个人住到一起后,朝夕相对又发觉彼此性格不合适。反反复复吵架,吵累了只好分手。

也不能怪人家姑娘,我工资不高,也不稳定。今天在这干,明天在那干,当然没姑娘愿意跟着我吃苦。”阿龙学历不高,两年多来换了几个厂了。工作不稳定加之经常加班,阿龙告诉记者没时间找对象,更没时间好好谈恋爱。

阿龙透露,普工流动率较大,很多同事间彼此并不是非常熟。很多工友和他一样,通过网络结识一些朋友,QQ、微信等社交平台让他们有了寄托感情的地方。

镜头2

有钱没钱,找个媳妇好过年

[主人公:小朱 苦恼:年纪轻轻却被父母催婚,每年回家要相亲]

这次春节回家,小朱的妈妈帮他安排和两个女孩相亲。如果成功脱单,明年他就安心处对象,不来遥远的厦门了。

安徽小伙小朱在湖里区一机械加工厂上班,今年22岁的他,被妈妈认定为“剩男”。“我老家的同学都抱娃了,你说我妈急不急。”小朱一直从事机械类工种,这也就意味着工作以来,女同事很少,他想找老婆的话就只能从同学中发展,或者托人相亲。

你可能不了解,春节对我们未婚族来说就是相亲季啊。”小朱大方透露,“有钱没钱,找个媳妇好过年”已成为众多男光棍心里的期盼。

回家相亲,彼此不讨厌后便开始谈恋爱,差不多再半年就会办酒宴结婚。“这算不算‘闪婚’啊?爱不爱我就更不知道了。”打工一族,匆匆谈,匆匆婚。结婚后又离开农村,再次来到大城市一起打拼。

工厂一线管理人员阿亮(化名)说,95后的打工者自己还像个小孩子,思想比较幼稚,两个人在一起相处,未必会懂得经营。

镜头3

重复流产,不是想要的结果

[主人公:阿力和小雪 苦恼:女方父母嫌男孩没有积蓄,迟迟不肯同意二人交往]

阿力(化名)和小雪(化名)一个来自河南一个来自江西,在厦门打工相识相恋,至今已同居两年多。长期帮助湖里区外来员工做维权工作的颜先生告诉记者,这对恋人年龄均为20岁左右,期间女孩已做了两次流产手术。

女孩家境不错,而男孩家就稍微差点。”颜先生介绍,男孩目前既没有多少积蓄也没有成就,而女孩的妈妈却又不希望女儿嫁得太远、过得太苦,不同意二人交往。万分纠结的阿力和小雪更不敢将流产的事和家里人说,一边努力工作,一边积极争取家人同意。

在颜先生看来,重复做流产手术的打工妹不在少数,小雪其实是众多人的一个缩影。年纪尚小的她们生理保健知识匮乏,也不懂得保护自己。据颜先生了解,和社会上的“剩女”现象所不同的是,在打工者群体中小小年纪就恋爱、同居的情况很多。

爱的能力,需不断学习

海西晨报讯:“越传统、越单纯的女孩,当她情感受挫失恋后,打击相对较大。没有经历的男生和女生,恋爱也总难一帆风顺。”集美大学心理咨询中心副主任林赞歌老师分析,爱的能力不是先天就有的,需要不断学习。学校老师并没有教授他们。他们或许也并未从忙碌的父母身上习得此能力。工作环境、社交范围狭窄等因素也使得他们有较少的恋爱机会。

目前的联谊活动也很多,但是否适合他们就很难说。”林赞歌认为,为了提升广大员工的幸福感,可以更有针对性地策划联谊或相亲活动,针对员工不同特点和定位,组织匹配的联谊活动。(厦门网 海西晨报记者 袁青青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