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知中国瓷画

03.03.2014  14:53

  陶瓷,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积淀,是美丽中国的国家名片。

  将美术的元素汇入陶瓷或者用陶瓷的工艺承载美术,无疑对将陶瓷产品推向艺术或让美术作品回归自然,都是一条极好的途径……  

  回眸瓷画发展之路

  中国传统瓷画是在瓷器的胚胎上经过上釉、烧制而成型的,尽管延续了以花纹和图案装饰器物的传统,但无论是在题材的开拓还是工艺的改进上,都有其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自唐代青花瓷滥觞以还,由宋青花、元青花、明青花……构成的“青花瓷”一直占据着中国瓷画的主流地位。逮至清朝,一种经过宋元时期定、汝、官、哥、均窑的陶冶和“大明五彩”的蜕变而来的制陶工艺与方法——“古彩瓷”(又称“硬彩瓷”)问世。尤其是康熙年间,景德镇的陶艺工匠们除使用常用彩料之外,新配制出釉上蓝彩,并以釉上蓝色色料“古翠”代替青花蓝色,制作出了可与“青花瓷”媲美的新“古彩瓷”,使“青花”一统江山的局面开始被打破。其后,工匠们创造性地采用水墨画的技法,运用“铁线描”的笔法,描绘出大方、清新的绘制的“青花瓷”作品,一洗晚清瓷画的陈规陋习,开启了当时陶瓷艺术界一种崭新的风气……

  新中国建立后,陶瓷生产手段以及生产工艺有了很大变化。其中,最显著的变化莫过于以机械制陶代替手工制陶;用气、电炉烧制取代柴、煤窑烧制。由此,陶瓷产品数量一度得到成倍增长,而其品味却明显出现不如传统产品的地方,以至有不少人发出这样的呼吁:工业陶瓷与日用陶瓷大可以采用新型生产方式与生产工艺进行成规模生产;工艺陶瓷尤其是作为一种“美术”作品存在的艺术陶瓷,则应当采取“两条腿走路”的方针,即在保留传统生产方式与加工工艺的同时,适度创新发展……

  2006年,由南昌市“申遗”、被列入国务院批准文化部确定并公布的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南昌瓷版画(又称肖像画、瓷像),实际上是在邓碧珊创造的陶瓷肖像画的基础上,采用中国传统绘画、陶瓷彩绘方法和西方摄影艺术发展起来的一种绘画艺术与烧瓷工艺巧妙结合的艺术。

  显然,陶器也好、瓷器也罢,或是瓷雕与瓷画,是离不开“制陶术”的。从某种意义上说,离开了泥土与水火交融的陶瓷生产和生产工艺,或者说失缺了以“土与火”为核心的陶瓷语言形式,就产生不了陶瓷艺术与陶瓷艺术品,也不会有“中国瓷画”的立足之地。

  寻找瓷画语言形式

  除“泥土与水火交融的艺术”特性之外,还可从两方面加以探究:一、瓷器作为绘画载体所呈现的包容性;二、瓷画作为美术作品应保存的工艺性。

  以瓷器的包容性即瓷器作为一种绘画的载体而言,它可以包容当今“美术”所能涵盖的一切种类,如国画、油画、版画;水彩、水粉、铜版画;甚至雕塑、雕刻等造型艺术。

  在“瓷话鄱湖——江西美术家瓷上绘画创作”上,他们所追求的既不是“民间美术”的效果,更不是“传统工艺”的水平,而是试图用一种“美术”的手法,从艺术角度对我们所说的“中国瓷画”作一个突破。

  首先,参加这次创作活动的画家中,很大一部分是画中国画即所谓“水墨画”的。诚然,这部分画家十分注重对中国画传统技法的承继与运用,但他们大都懂得开拓与创新对于艺术创作的重要性,更知道将这种艺术创新运用于陶瓷工艺制作上的艰巨性。

  江西画院原副院长、现任四方画院院长方学晓,江西省美协副主席、现任江西画院副院长帅安,知名画家石大法、汤教勉等,都是创作传统中国山水画的高手。

  其次是油画及其他画种在瓷上的表现。不独为中国画,油画、水彩画、水粉画,乃至版画、装饰画……都可以在瓷面上表现出它们的效果。郜海金是井冈山大学原美术系主任、教授,吉安市美协副主席,这一次他在景德镇一连画了四五幅瓷板画,用的都是油画手法。江西省美协副主席,现任南昌大学艺术设计系主任、教授、硕士生导师的尹洪,在油画方面有很深的造诣。他在瓷板上作画,显得如履画布一般娴熟,尤其他那幅以残阳下的鄱阳湖长山岛为背景的油画,给人的感觉既很自然又很震撼。

  此外,江西画院许多年轻画家也开始对瓷上绘画表现出极大热情。以女性人物画为主导的方李的《织女图》,不仅具有女性画家特有的细腻之感,而且不失写意中国画特有的大气;以时尚人物画见长的陈罡和坚持进行油画创作的肖似乎都在使用“水墨画”的手法作画,他们在瓷板上绘制出两幅题材各异的作品,给人一种异曲同工的效果。从他们创作的作品中,能看这群年轻人扎实的绘画功底和浓烈的才情逸致。

  考究瓷画艺术真谛

  毋庸置疑,一件中国瓷画,从它胚胎的形成,甚至取土、淘泥、摞泥、拉胚、捺水开始,就与一种有形的“艺术”或者说“工艺”结下了不解之缘。

  我们不反对人们保留古代文人的气质、古代文人的情怀,以一种超然的态度去表现“自我”,甚至用一种“不为五斗米折腰”的精神去针砭时弊,但我们更赞赏那些敢于负责、敢于担当,即敢于通过自己的艺术才能引领时代潮流向着美好未来前行的艺术家们的行为。在私欲横流、艺术贬值的当下,敢于提出用“瓷话鄱湖”的举动担起策应国家战略的责任和提升陶瓷艺术水准的使命,其本身就是值得称道的;而用短短一年多时间,创作这么多既有品味又有分量的精品力作,更让人为之鼓舞。诚然,这些作品可能并不能完全代表江西美术家瓷上绘画的整体水平,也不能全面概括“鄱阳湖”的全貌全景,尤其是在对于具有国家战略意义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这样一个重大课题的把握方面,可能难免挂一漏万,但却体现出他们高度的责任心、使命感和不畏艰苦、敢于担当的精神。

  借用一生致力于油画民族化和中国画现代化的著名画家、美术教育家吴冠中老先生的话作为本文结论:“艺术到高峰时是相通的,不分东方与西方;好比爬山,东面和西面风光不同,在山顶相遇了。最重要的是思想——感情。感情有真假,有素质高低的不同。有人有感情,但表达不出思想。把技术看得更轻,技术好不算什么,传不下什么。思想领先,题材、内容、境界全新,笔墨等于零。笔墨属技巧,技巧乃思想感情之奴仆,被奴役之技有时却成为创新之旗。石涛谓无法之法乃为至法,明确反对以古人笔墨程式束缚了自家艺术,其实他早先提出了笔墨等于零的理念。知识分子的天职是推翻成见,而成见之被推翻当缘于新实践、新成果的显现,历史上已多明鉴。

  文/图范铁芳 江南都市报 记者徐明

赣州首开粤港澳大湾区蔬菜直通车
  (记者钟金平 实习生邓竹青)7月1日9时30分,上饶之窗
江西今年建设设施蔬菜35万亩
  宁都讯(记者梁健、钟金平 实习生邓竹青)7月1上饶之窗
江西金融机构全力支持经济复苏
  (记者刘佳惠子)6月30日,上饶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