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成洋:用软件抢单,别忘把牢方向盘

11.03.2014  08:26

  两的哥驾车使用打车软件,抢单时分了神,一个与电瓶车发生碰撞,造成电瓶车车主手臂骨折。一个直接撞上街边电线杆,车辆引擎盖变形。近日,市区发生了这样两起交通事故。(2014年3月9日《温州都市报》)

  抢单抢出火药味也不是什么稀奇之事,但是使用打车软件抢单遭来“横祸”还真是头回见。关于这件看似小概率却暗藏大危险的交通事故,我认为运营商在设计打车软件的时候便存在“思考不周”的问题。一是时下年轻人热力追捧的软件,一个是看似与流行不相关的司机群体,两者的结合有利益有商机,但是也有点突兀和不协调感。

  年轻人用打车软件是图新奇、图便宜,他们本身没有任何压力,甚至是享受和满足对这样一个新事物的猎奇感。出租车司机本来就是等待买方需求进而行动的一个被动群体,可是打车软件改变了这样的一种微妙布局,它将司机需要的“生意”通过信息化的处理反映在打车软件上,自然也吸引了出租车司机对这个小小软件的关注。宏观上,出租车行业的“乘客打车软件化”似乎成了一种另类潮流;微观上,司机之间的“抢客”方式也更为简单和直接,大家都紧盯打车软件,自会出现顾此失彼懈怠“安全”的情况,故此发生事故的概率也就增加了。

  运营商在推出打车软件时没有考虑到“司机分神”的实际危险实属不该,想必运营商近期内会对打车软件存在的这一“安全隐患”进行改进和调整。幸亏当事人都没什么大碍,这次事故就当是一次教训了,但我们也要好言提醒出租车司机朋友几句:打车软件可抢单,还得把牢方向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