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奔跑女孩”孝心给人启迪

13.11.2013  18:30

成都女孩路玉婷,因父亲长年在外,母亲患尿毒症,一边上学一边骑车送机票维持一家生计,还要照顾年迈多病的外婆,被媒体称为“奔跑女孩”。(2013年11月9日《四川日报》)

我们都知道,百善孝为先。孝是人们与生俱来的品质。孝敬长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相信许多朋友读过《二十四孝》,《二十四孝》里面有一个卧冰求鲤的故事,说的是晋朝时期,有个叫王祥的人,心地善良。他幼年时失去了母亲。后来继母朱氏对他不慈爱,时常在他父亲面前说三道四,搬弄是非。他父亲对他也逐渐冷淡。

王祥的继母喜欢吃鲤鱼。有一年冬天,天气很冷,冰冻三尺,王祥为了能得到鲤鱼,赤身卧在冰上。他浑身冻得通红,仍在冰上祷告求鲤鱼。正在他祷告之时,他右边的冰突然开裂。王祥喜出望外,正准备跳入河中捉鱼时,忽从冰缝中跳出两条活蹦乱跳的鲤鱼。王祥高兴极了,就把两条鲤鱼带回家供奉给继母。是什么力量支撑王祥这样做呢?唯有一个“”字,也正是王祥的一颗孝心感动了后母。

所以,孔老夫子早就在《孝经》开宗明义章中讲到:夫孝,德之本也,德行的根本是孝道,各种教化都是由此产生出来的。中华民族经历几千年,为什么始终万古长青,生生不息?那是因为所有的炎黄子孙都全心全意用自己的全部来回报哺育恩德。对个人而言,和谐社会,更当力行孝道。自古圣贤都是十分有孝心的,可以说,孝是宝贵的社会财富,它不仅是个人行为和治理家庭的准绳,也是治国平天下的基本纲领,是天经地义、永恒普遍的基本原则。

然而,受经济浪潮的冲击,现代一些人孝意识淡薄甚至缺失是事实。不知道自己父母的生日,少部分人当父母老了,他们就感觉父母“没用了”,就会嫌弃他们,埋怨他们,责怪他们,认为是累赘。

正因如此,笔者认为,成都“奔跑女孩”路玉婷孝心感动中国的报道,值得我们一读,值得我们感佩。平凡的路玉婷为什么能带给社会如此多的感动,就是因为她“不知不觉”坚持了最本真、最打动人的东西。

报道称,2012年,路玉婷被中央电视台《向幸福出发》栏目主办的“身边好人?温暖中国”活动评选为“身边好人”。今年,央视“寻找最美孝心少年”评选再次聚焦这位坚强女孩,授予她2013年“全国十佳最美孝心少年”荣誉称号。“对我来说,这份荣誉没什么好骄傲的。我只希望和其他同学一样,好好学习、生活,考上大学。”面对媒体,路玉婷显得很平静。

由此观之,“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孝本身就是人性最本真的东西。当花凋零的时候,它落在根上,化作春天的泥土,来报答根的恩德。作为有思想有感情的人是懂得感恩,懂得尽孝的。路玉婷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对这种道德品质进行了具象化的生动诠释,就像一面镜子,在让我们感动的同时,也启示我们:父爱如山,母爱如水,世间惟有尽孝不能等待,我们同样在和时间赛跑。行孝当趁早,不要让自己留下遗憾。(林伟)

让协商文化飞入寻常百姓家
  “培育‘赣事’好商量品牌,在共同思想政治基础上,政协新闻网
解决烦心事 笑迎高铁来
● 本报记者 熊灵 通讯员 曾志明 谢建春 政协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