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PV成香饽饽?增长较快 多为微型面包车改良

02.09.2014  13:00

    MPV车型是什么?或许有人会说是七座SUV,确实七座SUV热已经不是持续了几年了,从最初市场上只有寥寥数款车型,到现在只要是个汽车厂家你说自己没有七座SUV车型都不好意思和人打招呼了。七座SUV确实热得不行,但是我要说它并不是MPV车型。

  繁荣的MPV市场

  前段时间记者写过一个有关于自主品牌车企的稿子里提到过一个并不太让人乐观的数据:自主品牌车型销量连续11月下跌,与此同时来看看MPV的数据:销量同比增长56.6%,远超过乘用车平均。

  日前发布的产销数据显示,前7个月,在乘用车销量同比增长11%的形势下,多功能乘用车(MPV)销售100.11万辆,同比增长56.6%,这个增长速度甚至超过了轿车和SUV,比乘用车平均增幅高出45.6%。而全国乘用车联席会的数据则显示今年1-7月份MPV累计增幅达到了48.4%。虽然统计方式不一样,最终的增长速度也不一样,但都说明了MPV前7月增长都在50%左右。而对于市场份额,则从2年前的3.9%增长到9.7%,这个幅度也是惊人的。

  MPV火热的情况其实在本地经销商处得到了证实,某美系合资品牌旗下有一款中高端的MPV恰逢近期改款上市,虽然与湖北等经济较发达地区有差距,但是该经销商的销售数据显示这款车型的销量一直在稳步提升中。而另一款自主品牌的MPV则长期处在细分市场的领先地位,虽然现在受到的竞争更多了,但是销量却不降反增。

  “大家庭”需求促进繁荣

  虽然目前MPV市场繁荣更多依靠中低端车型的发力,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以MPV或大型SUV为代表的“大家庭”用车需求也从侧面促进的细分市场的繁荣。虽然MPV没有轿车的动力性与灵活性、也没有SUV车型越野能力强,但MPV车型融合了轿车与SUV舒适、空间大的特点,特别是随着二胎政策逐渐放开,国内7口之家的的大家庭结构也促使了很多家庭选择MPV车型。而北京、上海、广州、天津、杭州等一线城市陆续推出的限购政策,多样化用途的MPV车型无疑更能满足家庭的需求。

  对此,南昌市某美系合资品牌有关负责人就曾与记者探讨过这个问题,他表示这或许是未来的车市新增长点,而就目前的情况而言,车市发展确实在朝着他的预期发展。他有一个亲戚就是如此,在早些年做生意时曾经购买过一辆面包车,既可以平时拉拉货,休息时候又可以带全家人出去玩。随着生意越做越好,面包车越来越无法满足他亲戚的需求,结果他亲戚在一番思考后花10万元不到的价格购买了一台自主品牌的MPV,因为和商务车的“商务”两字搭上了边,这辆车尺寸和外形上不比合资品牌的竞品逊色,虽然配置和动力上稍有不足,但是其他方面都还算不错,也能满足需求。

  市场“”放大

  在很多消费者眼中,MPV在国内出现后,人们印象中的MPV主要是被别克GL8、广汽本田奥德赛所定义的中高端车型。这些车型在我们的周围保有量并不大,而且大都是属于企事业单位的公务用车。但是现在情况不同了,如今的MPV不再仅限于之前的中高端产品了,这个市场已经被大量的中低端车型填充进来,从而导致市场基数瞬间被放大了N倍。原来做微型客车,也就是俗称面包车的汽车生产企业,大都以自主品牌位置纷纷入市抢占市场,所以数字上来看,MPV增长非常快。但这么大的市场,并不是中高端市场需求的增长,而是中低端市场涌入太多车型导致市场“”放大。

  其实记者也很好奇,这些传统的微面是如何进入MPV的序列呢?其实要感谢的是类似于上面提到的两个机构之类的“相关机构”,在数据统计时将其纳入MPV的范畴,使得这个市场容量急剧膨胀。以适合来家用和商用两用的面包车可以说着实火了一段时间,特别是一些非一线城市里更是大受欢迎。但是随着经济发展对于消费者来说这些车不再满足日常的需求,显得档次较低,开起来没什么面子,对于车企来说这些车利润也比较少,所以这两方面的原因迫使车企做出改变,将这些车型进行一定的改造和升级。

  说来也恰巧,这些改变满足了消费者想花少量的钱,购买看上去上档次、空间又大、开起来更有面子的车型的要求,因为一炮而红。从今年上半年的热销MPV车型中数据可以看出,占据销售前三名的均为定位相对较低的自主品牌车型。

  相关链接

  MPV和面包车的区别

  虽然MPV车型的划分有些复杂,有很多的车型甚至是定位模糊,但是业界对于面包车和MPV仍有比较明显的界定。面包车是单厢式结构,即乘客空间和发动机共同在一个框架结构内,发动机被安放在驾驶员座位的后下方。采用这种布局,车体结构简单,但是整车高度相对增加,同时车内空间增加,发动机噪音相对较大。并且由于前排座椅处在全车的最前面,在发生正面撞击事故时驾驶员及前排乘客前方的缓冲空间很小,所以安全系数较低。MPV则具备两厢式结构,布局以轿车结构为基础,一般直接采用轿车的底盘、发动机,因而具有和轿车相近的外形和同样的驾驶感、乘坐舒适感。由于车身最前方是发动机舱,可以有效地缓冲来自正前方的撞击,保护前排乘员的安全。许多MPV都是在轿车平台上生产出来的。(来源:信息日报 原题:MPV成香饽饽?增长较快 但大多为微型面包车改良车型 记者 黄玉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