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三农”工作呈现出喜人局面

02.09.2014  11:10

农业大发展 农村大变样 农民大增收 

  打造核心增长极两年来,我市紧紧围绕“三农”工作,积极创新思路举措,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镇村联动、通道五化、职业培训和基础设施等工程建设,取得了县域经济发展、农村环境变样和农民增收致富的显著成效。

  两年来,我市城乡一体化的步伐稳步推进、县域经济的竞争力不断增强、职业化新型农民群体迅猛壮大、乡村面貌整体提升、农民幸福感不断提高,全市“三农”工作呈现出农业大发展、农村大变样、农民大增收的喜人局面。

   推进城乡一体化

  2012年,我市选择了21个个性特征突出、人居环境优美、产业定位不同、带动作用明显的特色小镇进行重点打造。如今,11个首批打造的特色小镇综合承载能力得到显著提升,涌现出了湾里区梅岭镇、太平镇,新建县西山镇,南昌县黄马乡,进贤县三里乡等一批示范亮点。2013年,按照打造全市城乡发展一体化试验区和示范点的目标定位,我市在21个特色小镇中选择了10个乡镇开展城乡一体、镇村联动试点,在全市率先进行农房置换、社保并轨、强镇扩权等试点。

  按照村庄规建、特色产业、生态优化、休闲农业(旅游)、乡风文明的建设标准,自2012年起,我市全面启动了南昌县黄马乡徐家村李向虎岭自然村等第一批9个村点和22个“五位一体”综合示范村建设,培育了进贤县三里乡军山湖村、安义县万场新村、南昌县蒋巷镇山尾北樊自然村,新建县南矶乡向阳村,湾里区太平镇合水分场湾头自然村、太平镇南源村等一批村落连片整治的典型,成为了我市新农村建设和城乡发展一体化的靓丽名片。

  根据全省新农村建设会议精神以及和谐秀美乡村建设的总体部署,我市启动开展了以房屋美化、管线优化、村庄绿化、卫生净化、产业强化为主要内容的主要通道沿线“五化”综合整治行动。目前,第一批整治任务已全部完成,形成了湾里区景区通道沿线、进贤县三里至三阳集的军山湖品蟹休闲旅游带、南昌县蒋巷中心公路沿线、新建县昌北机场沿线、安义县万赤公路沿线等一批亮点线路。第二批通道“五化”整治行动正在大力推进,目前已完成房屋美化3400多栋,整治各类管线9万多米,栽植树木近6万株。

   实现农民职业化

  从2012年开始,我市在全省率先启动了“千村千名大学生”工程,按照“自愿报名、村组推荐、县乡核查、市里审定”的原则,两年来我市已录取1688名农民大学生,他们都是能带领农民致富、有发展农村经济志向的种养能手、专业大户、农村优秀青年及年轻党员和村“两委”干部。这些农民大学生即学即用,其中一大部分已成为农业先进技术的传播者、农村产业发展的带头人、农村基层组织的顶梁柱和农民增收的领路人。

  我市根据村干部“双带”工作要求,每年举办2-4期专业技能培训班和外出考察培训班,对村干部进行党的宗旨、经营管理知识、市场经济知识、法律知识、农业实用技术等内容的学习培训。两年来,我市共组织6批次400余名“双带”村干部赴各地学习“双带”致富的先进经验。通过学习,各双带示范村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服务功能明显提升,农村党员干部带头致富、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明显提高,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致富和农村民生改善取得明显成效。目前,全市100个“双带”示范点中,有“双带”项目的村干部463名,占村干部总数的77%,村干部创办“双带”项目454个,带动农户数1.4万多户,安排就业人数2.8万多人,年利润超2亿元。

  按照《南昌市优秀农村实用人才选拔和管理办法的通知》要求,两年来我市围绕农产品质量与安全、现代农业标准化生产、农业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等课题,共组织200多名农村实用人才开展了学习培训,让他们开拓了视野、提升了素质,为创新发展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增强产业竞争力

  为了扶持和促进县域经济发展,2012年我市制定出台了“县域经济发展二十条政策措施”,围绕做大做强县域产业发展、优化县域发展环境,我市明确了资金奖补、用地、简政放权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两年多来,我市共落实奖励和贴息资金近1亿元,为扶持县域产业发展壮大发挥了积极作用。2012年以来,我市四县一区在各项主要经济指标上均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并涌现了全省首个位于县域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小蓝经开区。南昌县汽车零配件、新建县食品加工、进贤县医疗器械、安义县新型建材、湾里区休闲农业等优势主导产业已逐步形成。

  我市紧紧围绕“七大百亿特色产业”发展定位,通过资源整合、政府引导、市场运作,招商引资、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基本培育形成了粮食加工、畜禽加工、水产养殖与加工、饲料加工、特色经济作物与花卉苗木、中药材加工和农产品物流七大产业集群。目前,全市农业产业化市级以上龙头企业有456家,与2011年同期相比增长42%,其中国家级12家,占全省的30%;省级101家,占全省的1/7,市级龙头企业343家。据统计,全市市级以上龙头企业固定资产达到209.71亿元,与2011年同期相比增长了67.9%,实现销售收入622.17亿元,与2011年同期相比增长了73.23%。市级以上龙头企业中,年销售收入超200亿元的企业有2家;市场交易额超100亿元的企业有1家;超亿元以上的企业达93家。煌上煌等4家龙头企业成功上市,总募集资金17.3亿元。市级以上龙头企业中获得中国驰名商标13个,中国名牌产品6个,全市农业产业化经营总量翻番目标将提前一年实现。

  通过积极培育村级特色产业,打造“一村一品”专业村、示范村,目前全市“一村一品”专业村发展到610个。安义县黄洲镇、新建县望城镇小桥村荣获全国“一村一品”示范镇和示范村殊荣。全市已有南昌县的煌上煌烤卤、昌碧大米、国鸿优质肉、仙丹禽蛋,新建县的汪氏蜂蜜,进贤县的军山湖大闸蟹、文港制笔、李渡烟花、医疗器械,安义县的从玉蔬菜、虎头山水果、苗木,湾里区的茗茶、洪源生猪,青山湖区的鄱阳湖米粉等一大批在全省乃至全国叫得响的“一村一品”品牌。

   提升农民幸福指数

  我市整合各方资源,以改善贫困村基本生产生活条件为重点,以增强贫困农户综合素质和自我发展能力为抓手,以有效增加贫困群众收入为目标,积极打造“四位一体”(市领导、市直单位、结对企业、党员干部)扶贫工作机制,扎实推进了各项工作。2012-2014年,全市共投入扶贫开发资金18462.72万元,实施各类建设项目521个,全市100个扶贫开发重点村人均纯收入由2011年底的3640元增长到了2013年的5385元。

  2012年以来,我市通过推进2134个新农村村点整治建设,切实改善农村脏乱差生产生活条件,共投入省、市、县三级财政资金3.49亿元,完成改路3458公里、改水9.24万户、改厕9.02万户,整治房屋241万平方米,修建下水沟管901公里,新增使用太阳能农户3.5万户,安装宽带网2.5万户,新栽植树木50万株,新农村村点基础设施大为改善,农民过上了“走平坦路、喝干净水、上卫生厕、住整洁房、用洁净能源”的新生活。同时,按照户集、村收、乡(镇)运、县(区)处理”的垃圾处理模式,我市加快完善农村环境保洁设施,目前所有涉农乡镇均有保洁员队伍和保洁设施。在全面完成省级下达的2134个农村清洁工程村点卫生保洁任务的同时,我市将村点环卫保洁延伸至212个市级农村清洁工程村点,进一步提高了农村清洁工程的覆盖面。

  我市以建设农村综合信息服务站和培训农村信息员为主抓手,将示范村信息中心定位为农村的信息教育文化中心、农业及信息技术的培训基地,加快解决农村信息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2012年,在完成省定30个信息化乡镇、300个村级信息服务站建设任务的同时,我市重点打造了6个农村信息化精品村和10个信息化综合示范村。2013年,我市又在建设220个农村综合信息服务站的基础上,重点建设了14个“农村信息服务精品点”和14个“农村信息服务提升点”,并在资源上给予重点倾斜,将其打造成了我市农村信息化建设的亮点。(王佳荣 记者 吴思勇)

6月29日停电公告
  6月29日6:00--10:00110kV广南中国南昌
6月27日停电公告
  5:00--12:00110kV青山湖变洪都中中国南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