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启动农业产业化“十大工程”

04.05.2015  11:59

今年粮食生产稳定在43亿斤以上

  日前,我市启动实施了农业产业化“十大工程”,力争今年粮食生产稳定在43亿斤以上、农林牧渔总产值完成280亿元以上,市级以上龙头企业户数稳定在450家以上、年销售收入突破1300亿元,县域GDP占全市比重再提高一个百分点。

   夯实基础、调整结构两不误

  在农业产业化“十大工程”中,我市将在推进扬子洲镇蔬菜基地转移的同时,着力打造10个千亩以上优质“菜篮子”基地,大力发展无公害、有机、绿色蔬菜产品。力争今年全市蔬菜总产达到135万吨,人均占用量达到257公斤;重要蔬菜自给率达到65%以上,叶类菜自给率达到90%以上,合格率达到96%以上。

  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同时,我市将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市场竞争力强、发展前景好的优势特色产业,着力构建具有南昌特色的多元化、精品化、集约化、高效化、循环化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力争今年全市肉类总产达到40万吨,同比增长6%;水产品总产达到40万吨,同比增长2%;禽蛋总产达到18万吨,同比增长6%。

   增强实力、构建引擎齐发力

  据了解,我市将以龙头企业 转型升级工程增强农业产业化实力,引导龙头企业强强联合,不断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今年力争21家龙头企业在主板、中小板、创业板、“新三板”挂牌上市,“三品一标”农产品品牌、中国驰名商标分别达到1000个和15个。

  实力要增强,引擎也要培育。今年,我市将以大项目为主要载体,切实增强“接二连三”的六次产业整体实力,重点抓好南昌县煌上煌加工新基地、新建县汪氏蜜蜂园新基地、进贤县盛唐生态休闲度假区等一批起点高、规模大的项目建设,力争今年完成总投资20亿元,实现利润8亿元,新增10万吨容量冷链物流库。

   壮大规模、提升水平双见效

  七大特色产业集群是我市农业产业化规模壮大的着力点。今年,我市将深入推进粮食加工产业、畜禽和农副产品加工产业、水产养殖与加工产业、饲料加工产业、特色经济作物与花卉苗木产业、中药材加工产业、农产品物流产业七大特色产业集群发展,力争到年底实现年产值达500亿元的企业2家、达100亿元的企业1家、达20亿元的企业5家、达10亿元的企业10家,七大产业集群总产值达到1000亿元。

  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招大引强是主方向。今年我市将以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为载体,以龙头企业为主体,以七大百亿特色产业集群为重点,着力引进有经验、有实力、有技术的客商投资我市农业产业化项目。同时,鼓励工商资本从事农产品加工流通和农业社会化服务,从事适合企业化经营的现代化种养业。

   创新机制、培育主体激活力

  今年,我市将全面整合涉农资金,同时增加农业产业化信用担保公司资本金和风险补偿金及设立农业产业化“转贷资金”,力争今年担保公司为龙头企业提供担保贷款4亿元;将“财政惠农信贷通”的扶持对象扩大到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和休闲农业经营主体,力争今年完成信贷发放6.8亿元。我市将探索建立统一的农村产权交易市场平台体系,启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进一步盘活农村土地资源。开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探索农村集体产权管理的新模式,激发农业产业化活力。

  为强化农业产业化支撑,我市将实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工程,加大对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大户的扶持力度,力争全市家庭农场达到7800家以上、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3600家以上、专业大户达到8500家以上。

  (记者 吴思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