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城镇化体系逐渐有序完善
学有所教 老有所养 住有所居……
“城,所以盛民也。民,乃城之本也。”城镇化是从农业社会迈向工业社会的必然途径。近年来,我市坚持“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理念,以打造核心增长极为主线,以深化改革为动力,就优化城镇化布局、提升城镇可持续发展、统筹城乡一体化、提高城镇公共服务保障等方面进行全面规划,切实增强城镇综合承载能力,逐步构建起结构有序、功能完善、生态良好、特色鲜明的城镇化体系。
推进“一元化”户籍制度改革
“一元化”户籍制度即取消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性质区分,统一登记为居民户口。目前,我市已逐步在全市范围内实行城乡户籍“一元化”登记管理。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底,我市实现“一元化”户口改登,城市人口导入747223户,2314164人转换为南昌市城市居民户口,完成身份置换。
同时,为提高我市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进一步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步伐,我市正在进一步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推进一元化户籍制度改革,吸引农业转移人口进城落户,切实提高城镇化建设的质量和水平。记者了解到,农民转户后在承包期内可继续保留其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村宅基地、农房的使用权和受益权,以及承包期内林权等原有权益,并明确对转户农民自愿退出承包地、宅基地、林地的,给予合理经济补偿,实现转户农民带着福利进城,确保转户农民的利益不受损害。
完善落实各项公共服务
新型城镇化实质上是人的城镇化,关键是要让农民、外来人员进得来、留得住;就得了业、子女上得了学,没有后顾之忧。对此,我市出台了一系列配套政策和措施,落实和优化各项公共服务。
为保障被征地农民老有所养,我市制定出台全市统一的《被征地农民参加养老保险实施办法》,推动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工作在城市规划区内同步开展,一次性将符合条件的被征地农民全部纳入“待遇水平有保障、制度发展可持续”的养老保障体系。截至目前,全市被征地农民应参保人数31.2万人,已参加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29.1万人(其中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23.7万人,参加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5.4万人),参保率达93%。同时,全市所有县(区、开发区、新区)内常住人口(包括在现居住地连续居住半年以上的流动人口)均可免费享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所有农民工都可按照文件精神享受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为实现随迁子女学有所教,我市根据相关政策,明确要求各县(区)、开发区(新区)依法合理确定随迁子女入学条件,对符合条件的随迁子女相对就近安排入学,深入挖掘办学潜力,积极接纳外来务工随迁子女就学。数据显示,去年全市共接受73586名流动就业人员随迁子女就近入学。
打造宜居宜养的绿色新村镇
鸟语花香,山青水绿。在新建区溪霞镇店前中心村,干净整洁的环境,宽敞顺畅的道路,得到了村民们实实在在的夸赞。该村是省市县三级共建先行示范中心村,也是我市重点打造的示范中心村。目前,我市将自下而上推选的11个中心村列为“五位一体”示范村,在所有道路沿线中心村都安排了通道“五化”整治项目。
此外,我市以全国重点镇、省级示范镇、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和全省百强中心镇及南昌市重点打造的21个特色小镇为重点,以镇村联动建设为抓手,大力推进镇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充分发挥其特色示范引领作用;以先行示范中心村为引领,以“七改三网”整治建设为基础,以建设完善“10+4”公共服务为重点,全市46个中心村建设任务扎实推进。据统计,我市共投入各级资金2亿多元,新增改水1.09万户、改厕1.08万户,完成率达92%,改路257公里,改沟109公里,通过打造生态资源丰富的特色小镇,引导建设江西品牌城镇,打造宜居宜养的绿色新村镇。
(刘文娟 记者 邓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