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牵紧抓牢党风廉政建设“牛鼻子”

12.10.2015  10:35

   坚持“四位一体” 落实“两个责任

   我市牵紧抓牢党风廉政建设“牛鼻子

  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就必须不断强化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形成全党动手一起抓的局面。近年来,我市认真按照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和要求,大力开展“讲责、定责、督责、考责”工作,在推动“两个责任”全面落实上取得了明显成效。

  深入教育宣传,以讲责促知责。思想引领行动。我市坚持把学习宣传“两个责任”内容作为工作起点。市委通过常委会会议、中心组学习会等,多次专题学习“两个责任”内容,提高市委班子及成员责任意识;举办落实“两个责任”专题培训班,市委和市纪委主要领导同志分别授课,向各地各部门“两个书记”宣讲“两个责任”;开展落实“两个责任”约谈工作,由市委书记,市纪委书记、副书记、常委分别对各县区和各市直单位党委(党组)、纪委(纪检组)主要负责人进行“一对一”约谈,既指出问题又提出要求,督促各级党委、纪委切实扛起责任。与此同时,在市内主要媒体开设两个责任“解读”、“书记访谈”等多个专栏,及时宣传“两个责任”的新要求和各地经验做法,通报有关案例;将“两个责任”纳入市委党校教学内容、列为领导干部任前廉政法规知识考试必考内容和新任领导干部廉政谈话的必谈内容,切实强化领导干部“一岗双责”意识。

  完善责任清单,以定责促担责。责任清才能敢担当。我市紧紧围绕“两个责任”是什么、做什么、怎么做等重大问题,细化分解各责任主体的责任,理清了责任清单、明晰了责任链条。市委采取项目化、时间表、责任人的方式,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各项任务分解到牵头单位和参与单位,要求层层签字背书,做到了责任清、任务明。2015年4月,市委又印发了落实“两个责任”《实施办法》和《责任追究办法》,进一步明确了责任内容和应追究责任的情形。市委以上率下,主动担责,把党风廉政建设与全市改革发展同部署、同落实、同考核,市委常委会研究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实现了常态化。市委主要领导同志认真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亲自部署重要工作、过问重大问题、协调重点环节、督办重要案件,并经常与市委班子班子成员及其他领导干部进行廉政谈话,提醒教育干部。

  创新监督载体,以督责促尽责。认真落实省委提出的签字背书、社会评价、责任制考核等落实责任工作机制,结合实际建立完善责任约谈、述责述廉、巡视监督等工作流程,着力构建压力层层传导、责任层层落实的工作链条。今年2月, 2个县区和4个市直单位党委(党组)书记向市纪委五次全会述职述廉并接受测评。深入开展巡视监督,今年已完成对高新区等7个单位的常规巡视,发现问题28个,移交问题线索19条,并对2014年巡视的24个单位整改情况进行了督导,督促被巡视单位认真整改落实“两个责任”不力问题。实行市纪委常委和县区纪委书记、副书记挂点乡镇全覆盖,将压力直接传导到基层,督促指导乡镇党委和纪委落实“两个责任”。在全市推行纪工委书记或副书记兼任重要负责部门班子成员制度,排名列党委书记之后,第一批7名分别兼任市环保局、市安监局等7个重要部门党组(党委)成员已全部到位。

  严格检查考核,以考责促履责。没有问责,责任就落实不下去。为切实做到权责对等,有责必究,我市从加大考核力度和严格责任追究两个方面,抓紧抓细,确保“两个责任”的刚性落实。创新责任制考核办法,精简考核指标,增加分值权重,深化社会评价,强化结果运用,将“两个责任”纳入全市绩效考核体系并进行专项检查考核,考核结果作为干部表彰奖励、选拔任用和实施问责的重要依据。在责任制考核中,连续两年对履行主体责任不力的共28名正副县级干部给予“不合格”等次,取消其评先评优资格并进行诫勉谈话,全市震动、全省瞩目,取得“问责一个,教育一片”的良好效果。强化问责曝光,今年6月,对市司法局、分宜县粮食局、渝水区林业局、仙女湖观巢镇和仰天岗办事处等5个发生违纪违法问题单位的主要领导或分管领导予以问责并全市通报曝光,释放了从严执纪、严肃问责的强烈信号。

  (“党风廉政建设社会评价专线电话:0791—12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