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着力优化教育网点布局

26.02.2014  10:39

投入10亿元新建改扩建38所城区学校

  昨日,记者从市教育局获悉,2014年我市将着力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着力优化教育网点布局,着力转变教育发展方式,着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着力规范和加强教育管理,力促南昌教育事业不断迈上新台阶。

   制度改革:严禁义务教育阶段入学考试    调整教育经费支出结构

  据了解,2014年我市将进一步完善招生考试制度,严格落实义务教育阶段免试就近入学制度,严禁义务教育阶段入学考试,南昌外国语学校初中招生划分学区范围,南昌十中少年班停止招生。并选取经开区开展九年一贯对口招生试点工作。同时,进一步推动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方式改革,健全综合素质评价制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同时,我市将推进学区化管理试点工作,在已有的学区化管理试点工作成果上,扩大试点范围,争取在每个县区(开发区、新区)、小学、初中、普通高中各个学段开展学区化管理试点工作。

  此外,我市将改变市直学校教师编制管理模式,调整编制结构,盘活中小学教师编制存量,积极争取编制增量。创新教师引进机制,开通面向全国选调优秀教师的渠道。建立和完善区域内义务教育阶段校长教师交流制度,促进人力资源合理配置。

  我市还将进一步提高教育经费保障与管理水平。完善教育项目资金申报制度,建立教育经费公开公示制度,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和责任追究制度,加强市直学校(单位)财务机构和人员队伍建设,提高教育经费使用效益。调整教育经费支出结构,今年新增教育经费更多地向农村、边远地区倾斜,向薄弱学校和弱势群体、教师队伍建设倾斜,向教育资源扩充、优质教育资源拓展倾斜。

   加大投入:1.26亿元建设27所公办幼儿园    10亿元新建、改扩建38所义务教育学校

  今年我市计划投入1.26亿元资金,其中市级奖补资金3000万元,重点完成27所乡镇公办中心幼儿园和城区公办幼儿园建设。启动第二轮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制定《城区住宅小区配套幼儿园规划建设使用管理办法》,着力构建“广覆盖、保基本”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

  同时,计划投入10亿元资金,其中市本级投入5.4亿元奖补资金,用三年时间,城区规划新建、改扩建义务教育学校38所,新增910个教学班和44000余个学位,缓解城区义务教育学位供需矛盾。

  我市还将在今年投入1.3亿元,完成218所农村村小、教学点校舍改造项目和242所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学装备项目。投入2000万元,扶持5个涉农县区推进农村中小学校舍建设;完成新建、维修改造校舍20万平米任务。缩小义务教育城乡差距。

  为进一步加快优质普通高中学校建设步伐,我市将启动南昌外国语学校九龙湖高中部校区、实验中学高新校区建设项目。通过三网融合,实现全市中小学“宽带网络校校通”100%覆盖。投入2000万元,加强农村学校“班班通”建设,使全市“班班通”覆盖率达到80%。

   优化结构:防止学前教育“小学化”    全面启动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办学工作

  我市将进一步提高学前教育普惠优质水平。通过建立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建设、认定和激励机制,促进普惠性幼儿园发展。发挥示范幼儿园辐射带动作用,支持“名园办新园、名园扶弱园、名园帮民园”,扩充优质教育资源。全面落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加强办园行为的监管,防止和纠正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提高保教质量。

  为落实《江西省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任务书》,我市将结合旧城改造和新区建设,进一步优化教育网点布局,对南昌县、东湖区、西湖区、青云谱区、青山湖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开展督导评估。安排好流动人员随迁子女就读义务教育学校,做好留守儿童教育工作。

  此外,全面启动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办学工作,制定和实施《推动全市普通高中教育多样化特色化发展指导意见》,指导学校准确定位,制定好学校特色化办学方案,努力形成办学多样、特色鲜明的发展格局。推动普通高中课程实验,保证普通高中课程全面执行,积极推进选课制、走班制、学分制等教学管理制度,创设有利于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课程实施环境,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扶持民办教育发展,规范民办学校管理,完善民办学校教师备案制度、广告备案制度和年度审查制度。贯彻落实教育部《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年)》,建立市特殊教育资源中心,探索构建布局合理、学段衔接、普职融通、医教结合的特殊教育体系。

  (袁冰 记者 万能)

6月29日停电公告
  6月29日6:00--10:00110kV广南中国南昌
6月27日停电公告
  5:00--12:00110kV青山湖变洪都中中国南昌
关于2018年5月我市道路交通违法行为的通报抄告
各县区委、县区人民政府,市委各部门,市直各单位,中国南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