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十二五:从“乌纱帽”回到“法官袍”

21.11.2015  18:56

陈长权,是南昌市西湖区法院一名有着十五年工作经验的法官。十二五期间,随着江西省司法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以陈长权为代表的法官们,感受着改革带来的变化。“我的十二五”专栏今天播出江西台记者黄茹采写的报道:《从“乌纱帽”回到“法官袍”》,:
【录音】办案的人更多了。原来我们一线办案的全院是30个左右,现在估计达到了七八十个,而且以后这一趋势更明显。法官就是办案,你不要管其他的事。
司法体制改革前,陈长权任西湖区法院研究室主任,算是戴上了乌纱帽,每年只需办理十几件案子。2014年,西湖区在全省率先推行司法体制改革后,从全院挑选出最优秀的25名法官任命为审判长,每个审判长对应一个合议庭,他们亲自查阅卷宗、主持庭审、撰写和签发法律文书,拥有完整的审判权,陈长权成为了其中一员。
【录音】当法官都想坐在审判台上,那种感觉很有成就感。改革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平台,压力更大,责任更重,因为我们独立办案,而且是随机分案,各种法律知识你都要熟悉。
脱掉乌纱帽,穿回法官袍,现在在西湖区法院,庭长、院长也都要深入到一线办案。陈长权说,现在他一个月办的案子超过了他过去一年办案的总和,办案流程的简化也让法院运行效率更高了。
【录音】办案速度加快了,一个就是流转的次数、环节少了,原来一个案子要先给庭长再给承办人,那现在就是直接由立案庭分给我们审判长,然后案子开完庭,法律文书签发,原来要经过庭长、分管副院长,甚至还要进审委会讨论,现在法官签发了就直接出去了。
西湖区法院的变化也是全省法院的缩影,司法体制改革后,审判长们拥有独立的审判权的同时,也要他们对所判案件终身负责。陈长权说,取下乌纱帽,穿上“法官袍”让他真正找到了做法官的快乐和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