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我的1945”拍摄完毕

18.05.2015  11:18

  15日中午,已近百岁的九江老人杜子英在家人的搀扶下,安详地坐在了我们镜头面前。70年前的他曾经亲身参加了日军受降仪式,曾经面对日军机械化部门,在枪林弹雨下奋勇杀敌……

  这位抗战老兵,成为信息日报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独家特别策划“我的1945”第一位主角。在未来的一个月时间里,我们将用镜头为百余位江西老兵拍下他们的“口述历史”,真实还原那段烽火连天的战争记忆。同时,我们也将把这些视频制作成一部部“微电影”,通过线上线下互动,带进社区、带进高校、带给每一个人。

  首批抗战老兵“我的1945”拍摄完毕

  1940年,还只有18岁的杜子英随傅作义的部队在五原地区对日伪进行抗战。老人告诉我们,五原虽然是个不大的县城,但却是河套地区的一个重镇,自古就是军事要塞。狡猾的鬼子占领五原后,妄想长期盘踞在那里。对此,傅作义决定利用河套地区多水渠水沟的优势攻取五原。

  “战斗打响后,日军上百辆汽车、坦克耀武扬威地从包头赶来增援,未想还没开战便已折戟。傅作义的部队将河水引上公路致使公路淹没,日军的坦克、汽车陷入泥淖无法前行,而后中国军队趁此一直将日军赶出河套地区。”说到此时,老人眼中闪烁出兴奋的光芒,他激动地说:“那场战役我们打得很漂亮,俘虏了很多日军,其中还有几名日军高级将领。1945年日本投降,我参与了在包头接受日军投降的仪式。

  “看着可恶的日军放下刺刀,举着白旗,缴械投降的那一刻,我知道我们的抗日战争终于胜利了。”杜子英说。

  这些精彩的抗战回忆,都录入进了“我的1945”抗战篇章。17日,首批抗战老兵1945年的回忆拍摄完成后,本报“我的1945”公益活动抗战微电影的拍摄也正式拉开序幕。这部“我的1945”微电影也将成为一部与时间赛跑,传承抗战精神的历史记录资料。

  记住历史 不让遗憾继续

  在本次活动的筹备过程中,本报与江西省多家关爱抗战老兵的机构和爱心人士一起收集了大量老兵的信息,但目前仍有不少抗战老兵分散于全省的各个地区。虽然我们已收集了近150名老兵信息,但能被我们熟知的还非常非常少。

  据一位关爱抗战老兵江西团队负责人司马花介绍,一些在城市居住的抗战老兵由于信息渠道方便,容易得到志愿者和社会的关爱;而另一些居住在偏僻山村的抗战老兵,由于信息闭塞,路途难行,有的没有机会向他人讲述其抗战历史就匆匆地离开人世。

  “关爱抗战老兵是一场与时间赛跑的公益,信息日报主办的‘我的1945’活动记录老人们的1945年记忆,是对他们历史贡献的认可,也是为他们留下永恒记忆最好的办法。”司马花说:“希望随着信息日报‘我的1945’活动的开展,越来越多的老兵能留下他们的精彩回忆,不带着遗憾离去。所以,我们必须点赞。

  6月份后,本报将把收集的老兵视频资料和老兵故事整理成为微电影。通过网上视频、微信推送、微博发帖,以及“我的1945”微电影进校园、进社区活动把抗战老兵们的精彩带到百姓身边。7月份后,本报还将组织一场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向老兵致敬的大型徒步登山活动。通过活动收集正能量以及爱心资助,帮助那些有生活困难的抗战老兵。

  加入“我的1945”拍摄 人人都是记录者

  作为信息日报推出的首家独创以视频记录老兵抗战历史的公益活动,“我的1945”首批讲述者由于年事已高,对自己的抗战记忆已经开始消退。在视频拍摄过程中,虽然老人有时候无法完整地表述自己的经历和回忆,但93岁的老兵杜子英水淹日军、接受日军投降的抗战经历还是让在场的人们热血沸腾。虽然拍摄“我的1945”困难重重,但是用镜头永远记录老兵峥嵘岁月的使命感却告诉我们必须与时间赛跑,不能止步。

  众人拾柴火焰高,人人都能成为抗战老兵故事的记录者。自今日起,本报将面向各地征集爱心志愿者,如果您身边有亲历过抗日战争的老兵,请把他们口述的精彩故事以及1945年前夕的回忆用镜头记录下来,拍摄成一段不超过10分钟的视频,然后发送给本报。对于故事性强、视频画面较好的老兵故事,本报将纳入此次活动素材,并将您作为“我的1945”微电影创作人员之一。同时您也可以向本报提供身边的抗战老兵线索,本报将收录老人的抗战资料,并将社会的关爱及时带给老人。

  相关链接

  民政部门为抗战老兵备案

  2013年6月4日,民政部曾下发过一个通知:要求各级民政部门做好国民党抗战老兵有关工作,及时将符合城乡低保、农村五保、医疗救助、临时生活救助以及社会福利保障条件的原国民党抗战老兵纳入相应保障范围。

  15日,记者从江西省民政厅了解到,目前省民政厅有关单位正在收集江西抗战老兵的相关信息进行备案。在得知这个消息后,志愿者张玲丽激动地说:“这对关爱抗战老兵的公益活动来说是一个大喜讯。对抗战老兵和志愿者来说,都是一种肯定和鼓舞。这也说明了政府对关爱老兵公益越来越重视。我们再苦再累也是值得的。

  在本报“我的1945”公益活动期间,市民及爱心人士提供的抗战老兵资料经过核实后,都将作为老兵抗战材料送至民政部门申请备案,为那些健在的抗战老兵们争取一份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