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今年将建成18万套保障房

02.01.2014  12:52

   积极稳妥推进新型城镇化 着力稳定物价和改善民生

  2014年争取国家发改委批准我省新设立3家国家级创新平台、争取新增省级服务业集聚区10个、启动省级生态文明试点县、落实好“米袋子”省长负责制和“菜篮子”市长负责制、 解决好350万农村居民、70万农村学校师生饮水安全问题……记者近日从省发改委了解到,我省今年将深入实施区域发展战略,积极稳妥推进新型城镇化,加快生态文明示范省建设,着力稳定物价和改善民生,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确保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力争新增省级服务业集聚区10个

  加快提质增效升级,对现阶段江西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2014年,我省在提质增效升级上,将积极化解过剩产能,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

  在化解过剩产能方面,一方面严禁上马钢铁、水泥等新增产能项目,另一方面对于存量过剩产能,将通过技术改造消化一批、兼并重组整合一批、“走出去”转移一批等方式逐步化解。同时,推进一批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大项目,重点抓好北汽与昌河汽车重组后百万辆汽车工程、九江石化千万吨炼油和60万吨对二甲苯等重大项目建设。

  在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重点在航空、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和新医药等领域加快形成产业竞争优势。拓宽新兴产业融资渠道,力争有更多企业获得国家创投基金支持。实施创新驱动,重点支持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今年争取国家发改委批准我省新设立3家国家级创新平台,新增10家省级创新平台。

  在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方面,我省将建立全省服务业发展领导小组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强化对服务业工作的协调、调度。今年争取新增省级服务业集聚区10个、总数达到42个,新增省级服务业龙头企业20家、总数达到70家。同时,我省着力推进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着力支持研发设计、第三方物流、融资租赁、检验检测等重点行业发展。大力支持电子商务等前景好的现代服务业发展,出台促进全省文化创意、养老服务、健康服务等新型业态发展的专门政策措施。编制全省生态旅游发展规划,启动新一轮旅游公路建设,抓好以红色旅游、生态旅游、乡村旅游为重点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力争更多县(市)纳入国家生态文明试点县

  2014年我省将抓好生态文明示范省建设。在规划批复方面,争取国家尽早批复《江西建设全国生态文明示范省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研究制定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体系,积极开展主体功能区建设试点示范。

  与此同时,启动东江源生态补偿试点,积极探索鄱阳湖湿地、抚河源等生态补偿试点;启动省级生态文明试点县、先行示范区建设,力争更多县(市)纳入国家生态文明试点县和先行先试范围;积极开展碳排放、排污权等交易试点。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发展,深入开展万家企业节能低碳行动,继续实施好“万家屋顶”光伏发电示范工程,重点抓好160个节能技改和节能技术产业化示范项目。今年将启动省级“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建设5家左右,省级工业园区循环化改造试点范围扩大到30家以上。

  解决350万农村居民饮水安全问题

  我省全力抓好社会事业和民生工程建设。在促进社会事业建设方面,推进学前教育、农村学校教师周转房、高等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基础能力等专项建设,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同时,抓好省人民医院红谷分院等5所省属医院新区分院项目建设,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体系、儿童医疗服务体系、重大疾病防控体系等专项建设。此外,开工建设省图书馆新馆、九龙湖大型文化综合体等重大项目,抓好设区市“三馆”(图书馆、文化馆和博物馆)、广播电视高山无线发射台等项目建设,全面完成全省设区市数字图书馆建设目标。力争新建或改建21个基层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设施项目,推进养老服务设施、残疾人康复和托养设施建设。

  在民生工程建设方面,我省将加大对保障性住房及其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同步规划、建设配套设施,确保今年开工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32.75万套,建成18万套。同时,继续实施好农村饮水安全、以工代赈、易地扶贫搬迁、农村危房改造等工程建设,解决好350万农村居民、70万农村学校师生饮水安全问题,完成搬迁移民扶贫8万人。

  出台或完善出租车运价与油价联动机制

  我省要求各相关单位要协助落实好“米袋子”省长负责制和“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建立和完善省级猪肉、棉花储备制度。同时,适当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出台或完善出租车运价与油价联动机制,支持平价商店建设,完善并及时启动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继续清理涉农、涉企以及民生等领域不合理收费,深入开展重点行业和领域价格检查,严肃查 处价格违法违规行为。

  此外,2014年预计我省全社会用电量突破1000亿千瓦时,迎峰度夏、度冬等关键时段最高用电负荷将达1650万千瓦。我省将坚持开源与节流相结合,科学安排发电计划,最大限度发挥省内机组发电潜力,并加大省外购电和电煤调运力度,提前制定有序用电方案,努力保障全省电力平稳有序运行。同时,我省将加快天然气管网建设,全力争取更多的天然气入赣,搞好气量调配管理,努力保障居民生活用气和重点区域、重点领域用气。

  记者 陈明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