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向新轨道 “融”出新天地——我省加快推进军民融合产业发展纪实
132台世界领先水平的机器人,整个车间自动化率达到75%……走进昌河汽车景德镇洪源工厂,你会惊喜地看到,智能化的自动化生产线解放了大量人力,让整个车间变得更加高效整洁。
这个新工厂的汽车总装厂房是目前江西最大的单体厂房。当昌河汽车的首款SUV车型在这里下线的同时,昌河汽车九江产业园基地也开工了。根据工厂规划,至2018年景德镇洪源基地将完成45万辆整车和30万台发动机产能建设,九江产业园未来将具备年产整车25万辆的生产能力。可见,作为一家老军工企业,昌河汽车加入北汽集团的大家庭之后,正式步入了转型发展的新轨道。
像昌河汽车一样,我省不少军工企业纷纷“军转民”,在民用装备制造领域大显身手。去年,军工企业民品产值达到国防科技工业总量的三分之二以上。
在新形势下,中航工业洪都明确提出产业转型要从传统军品为主转变为军品、民机、非航空民品齐头并进的“三棱镞”组合。企业积极布局“军转民”,参与研制C919大型客机,构建民机研制生产体系,努力成为国内外知名的机身段一级供应商。同时,中航工业洪都抓住传统产业调整、消费升级的机遇,大力发展智能机器人产业,成为中航工业航空装备智能机器人产业化基地、江西省智能机器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科协海智计划示范项目。目前,智能代步车产品已成功销往国外。
“随着军民融合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军转民’‘民参军’已是大势所趋,也是军工经济快速壮大的必由之路。”省国防科工办主任杨贵平说,江西是军工大省,军工资源丰富,军民融合潜力巨大、前景广阔。为了推进军民融合,我省不仅成立了江西省军民结合、寓军于民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建设协调小组,还制定了《关于深化军民融合加速推进军民结合产业发展的意见》《关于促进北斗卫星导航应用产业发展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召开全省军民结合产业发展推进大会,启动实施了2015江西省军民融合专项行动计划,为推动“军转民”、引导“民参军”营造了浓厚氛围。
清华泰豪是我省较早“民参军”的佼佼者。2015年7月25日,江西泰豪军工集团有限公司正式挂牌组建。泰豪军工集团通过整合泰豪军工产业资源,发挥1+1>2的效应,加快军工行业内投资并购力度,推动泰豪军工实现由“小船”向“旗舰”的转变,争取在2至3年时间内订货规模突破20亿元,在全国树立起江西“民参军”有影响力的品牌形象。
“民用企业以先进技术参与国防建设,不仅有利于提高管理和生产效率,为增强国防建设提供重要的支撑力量,而且能带动民营企业自身能力快速提升。”杨贵平说。目前,我省已有上百家民企和泰豪集团一样,通过“民参军”实现了华丽转身。
江西昌兴航空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参军”5年多来,每年产品研发经费投入均达到年销售额的5%至10%。如今,昌兴公司已在航空工艺装备尤其是复合材料框架成型模具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的专有技术,部分技术达到了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公司不仅成功进入了中国商用飞机合作供应商目录,还与昌飞、洪都、西飞、成飞、沈飞、哈飞、上飞等十大主机厂建立了模具设计制造、型架设计制造及产品加工配套的牢固业务合作关系。
军民深度融合发展已经成为我省经济的一大亮点,航空制造产业的突飞猛进就是最明显的成果。近年来,我省航空产业每年均保持了20%至30%的高速增长,拥有洪都集团、昌飞公司、九江红鹰飞机公司、江西德利直升机公司、北京通航江西直升机公司等5家整机制造企业和34家配套企业,航空制造业规模位于全国前列,研发实力强大。
“转”向新轨道,“融”出新天地。未来,我省将继续坚持军民深度融合,不断发挥金融的杠杆作用,推动设立省级军民融合产业发展引导基金,加快设立长江沿江产业发展基金。同时,制定促进核产业发展、游艇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出台省级军民结合产业园区认定办法,实施2016年军民融合专项行动,加速壮大军工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