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首次应用遥感测量技术普查“三农家底”

03.11.2016  15:09

  昨日从省政府新闻办、省农查办举行的发布会上获悉,我省对第三次农业普查工作进行清查摸底等准备工作。我省普查对象预计达到3600多万乡村人口。在此次农业普查中,我省将首次全面应用手持智能终端采集数据信息和运用空间信息技术开展农作物面积遥感测量。

   首次对农作物播种面积 进行遥感测量

  据介绍,普查范围包括农作物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和农林牧渔服务业,涉及我省1600多个乡镇(场)、17000多个村委会、19万多个村民小组、900多万乡村户、3600多万乡村人口,以及1万多个农业生产经营单位。

  我省在第三次农业普查工作中将运用手持智能数据采集终端(PDA)采集数据。对普通农户、规模经营户和农业经营单位进行普查时,使用手持智能数据采集终端入户访问登记,并将普查数据实时传输。

  “将首次对重点地区主要农作物稻谷、小麦、玉米、棉花的播种面积进行遥感测量,测量出它们的时空分布,为国家粮食安全提供更加准确的决策依据。”省农普办主任韩志生表示,在进行行政村和乡镇普查时,利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在所有乡镇实行联网直报,对行政村的普查也实行联网直报。

  据了解,我省第三次农业普查工作到2018年底基本结束。

   首次将规模农业经营户和普通农业经营户区别普查

  韩志生说,此次农业普查为更好地反映农村经济社会状况,共设计了普通农业经营户普查表、规模农业经营户普查表、农业经营单位普查表、行政村普查表、乡镇普查表、农作物播种面积遥感测量表等6张普查表,在保持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基本框架的同时,对普查表和普查内容进行创新设计。

  “首次将规模农业经营户和普通农业经营户区别普查,规模农业经营户的普查内容更加全面翔实,以准确反映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和农业规模化、产业化发展新情况。” 韩志生说,在乡镇普查表中大幅增加建制镇镇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指标,以全面反映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情况;此外,行政村普查表在反映行政村经济社会基本情况的同时,重点反映乡村基础设施情况和农村人居环境情况。

  记者 李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