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地黄花分外香

10.12.2014  20:39

  如果说“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是记者的天职,那么军事记者的职责恐怕还要加上一条:无惧生死,记录历史。“如果你没法阻止战争,那你就把战争的真相告诉世界”,这是军事记者永远的格言。

  李靖是一名有45年军龄的战士,也是一名有41年新闻从业经验的记者。全国唯一参与老山战役、西沙海战两场战斗的摄影记者、全国唯一记录全部6次“和平使命”系列上合组织联合反恐军事演习……若干个“唯一”使这位军事记者令人肃然起敬。

  “不怕苦”是一位好记者的应有素质,“不怕死”却鲜有记者能做到。冒着炮火穿越南疆战场“百米生死线”、南沙战备值班长达2个多月、暗夜挺进生死簰洲湾、墨脱采访徒步500公里……李靖把生命托付镜头,直面血与火的生死考验。他甚至迎着死神前行,5·12汶川特大地震,他从获准到出发仅用时10分钟,第一时间抵达都江堰救援现场,乘冲锋舟挺近震中时突遇余震翻覆落水,险些丧命;在“联合-96”大规模联合军演中,为了让导弹发射的画面更震撼,选择在山下80米近距离拍摄。为获批准,他向部队立下了“一切危险后果自负”的“生死状”。类似的“生死状”还有很多,一张张“生死状”背后,不仅是一位记者精益求精的不懈追求,更有对历史瞬间完美记录的责任和担当。

  尤其对于军事记者来说,维和行动、联合军演、反恐维稳、抢险救灾等重大非战争军事行动增多逐步形成常态。重大非战争军事行动拉开帷幕,决定着作为其中重要内容的新闻宣传战斗也随之展开。随着中国军队在国际上的影响日益增强,中国军队的行动关注度也越来越高,新闻领域的斗争更趋激烈、更趋复杂。在这种背景下,谁掌握传媒,谁就掌握了舆论。事实证明,话语权决定主动权,传播力决定影响力。李靖的镜头和笔,无疑对中国军队行动进行了有效传播,提升了其媒体影响力和舆论引导力。

  香港回归、澳门回归、北京亚运会、北京奥运会、神舟、天宫、嫦娥和3次国庆大阅兵……如果说在这些重大新闻事件中拿出好作品是一位好记者的题中应有之意,那么在平凡中发现不平凡,则是一个记者的积淀和功力所在。李靖以“有军人的地方就应该有军事摄影记者的足迹”为信条,用扎实的脚步丈量着祖国最边远最危险最艰苦的边海防,聚焦普通边防官兵,在这些地方一呆就是几个月。在南海的我方礁盘,李靖采访了80天,被强烈的紫外线晒成二度烧伤,他的采访本中夹着一张从大腿上撕下来的巴掌大的皮;在海拔4700米的新疆红其拉甫边防连,李靖与边防官兵同吃、同住、同巡逻,共同承受六月的大雪;在西藏日喀则、山南、错那等高海拔边防哨所,李靖闯激流、跨冰川,磨掉了两个脚趾甲盖。这些用自己的健康换来的报道,怎能不打动读者、打动军民?

  “战地黄花分外香”,腾跃于军事风云,穿梭于绿色军营,讴歌着正义与光明,以李靖为代表的军事记者们是硝烟里的英雄,记者中的王牌。千千万万个李靖正在他们的战场上,将生死置之度外,用笔和镜头做武器,鼓舞士气、记录历史、不战而屈人之兵。

  向“战地黄花”们致敬!(中国青年网特约评论员 付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