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哪场战役被称为“七七以来最确实而得意之作”

30.06.2015  17:30

  核心提示:74年前立下的“长沙会战纪念碑”还在用风雨侵蚀后斑驳的笔迹娓娓诉说着这个被称为“‘七七’以来最确实而得意之作”的战役,第3次长沙会战被《泰晤士报》评价为“珍珠港事件以来,同盟军唯一决定性胜利”的战役。

长沙会战 资料图

  本文摘自:中新网,作者:王文佳,原题为:《长沙会战灭敌超10万粉碎日军速战速决战略部署

  70多年前的长沙,是一座烽火城池,一场大仗前前后后打了四次,历时五年,长沙会战消灭日军超10万,把日本“三个月内荡平中国”的野心浇灭了。

  70多年后的长沙,是一座快步前进的现代化都市,岳麓山上还留存着疆场的陈迹,山顶的炮台遗址立着石碑,静静守望着湘江对岸繁华的城市;只是过往的游客中少有熟悉那段历史的,当年的战壕、第九战区司令部临时指挥所纷纷成了游客们走马观花的拍照景点,唯有云麓宫旁,74年前立下的“长沙会战纪念碑”还在用风雨侵蚀后斑驳的笔迹娓娓诉说着这个被称为“‘七七’以来最确实而得意之作”的战役,第3次长沙会战被《泰晤士报》评价为“珍珠港事件以来,同盟军唯一决定性胜利”的战役。

  忠烈祠祭烈士先辈

  香炉峰护将士亡魂

  南岳忠烈祠,依山建于衡山香炉峰下,这座大陆纪念国民党抗日阵亡将士的大型烈士陵园,如今成了很多烈士后人和爱国人士的精神寄托。四周的山头上,19座大型烈士陵墓错落排开,松柏、翠峦庇护着难以计数的第九战区和第六战区将士亡魂。享堂之上,“抗日阵亡将士总神位”巍然矗立,来往游客焚香燃烛,以励倜傥忠义之志。

  “这里多数烈士都殉于长沙会战。”南岳忠烈祠的正门口,记者身侧,站着南岳区文物局副局长刘向阳。“从1939年9月到1944年8月,长沙会战打了5年,是全国8年抗战中中日双方出动兵力最多(日军66万人次,中国军队100余万人次)、规模最大、历时最长的会战。前三次以中国军队的大获全胜而告结束,13万余中国将士战亡于此,当然日军也付出了10万余人伤亡的代价。”刘向阳说,死伤太多,大多数人已经无法考究了,但是这些年来,他还在努力寻找烈士后人,搜集每一个阵亡将士的消息。

  抬头望去,忠烈祠的正门是一座拱形三门重檐牌楼,汉白玉的门匾上书“南岳忠烈祠”5个镏金大字,题字的是薛岳,原国民党第九战区司令长官兼湖南省政府主席,也是四次长沙会战的总指挥。

  “忠烈祠始建于1939年,第一次南岳军事会议期间,许多将领提到阵亡官兵多‘暴尸战场’,不能掩埋,言者伤心,听者敛容,蒋介石对此异常痛心,嘱咐陈诚、薛岳主修忠烈祠。随后长沙会战打响,战事激烈,修建工作时断时续,到1943年6月全部竣工时,以身殉国的民族英烈已是不计其数,其中仅少将以上的高级将官就有35名之多。”刘向阳说,这些年,不用说春祭、秋祭的大日子,他几乎隔三差五地就要来一趟,接待、讲解、祭扫,只要有人邀请,他就想办法挤出时间陪他们来。到忠烈祠,已经成了一种习惯,改不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