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姓繁衍2000余年名人辈出 戴笠系中国最神秘的人

16.04.2014  14:58

戴笠(1897年5月~1946年3月)资料图

  戴姓繁衍2000余年,其间名人辈出,在我国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像其中的大小戴注《礼记》,对我国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当然,在我国近代史上,还有个无法绕开的名字:戴笠。

  迁徙生根,名人辈出

  历史上的戴氏族人,2000多年来繁衍生息,不时闪出耀眼的光芒。

  汉代以来,戴姓子孙开始以祖地商丘为中心向外迁徙。西晋后期,中原地区战火连绵,再加上北方少数民族纷纷南下,黄河中下游一带动荡不安,大量的人口被迫南迁,戴姓人也来到江南。随着东晋政权的南迁,戴姓族人生活的重心随之转移。

  据记载,到唐初,光州(今河南固始)人陈政、陈元光父子进入福建。戴君胄之父为陈政麾下府兵校尉,随其一同入闽,戴君胄后被“开漳圣王”陈元光择为女婿。《漳州府志》载,戴君胄父子落籍漳州,是戴氏入闽之始祖。这一说法也得到研究姓氏的学者的普遍认同。

  宋元之际,随着金兵南下和蒙古铁骑侵扰,原居于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等省的戴姓人继续南迁,到达广东、福建等地。清代以来,福建、广东戴姓人陆续迁往台湾。

  到现在,不光河南、江苏、湖北、四川、贵州、安徽、浙江、湖南等省份有戴姓人的足迹,在其他国家,戴氏族人也为当地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戴氏名人辈出,《中国名人大辞典》收入戴氏各代名人175名,排在名人姓氏的第60位。

  神行太保,虚构的好汉?

  让不少人津津乐道的,除了历史上的大家外,还不乏一些文学形象。

  有读者曾询问河南商报记者,《水浒传》中的戴宗,历史上究竟有没有这个人?

  在小说《水浒传》中,在梁山一百零八将中坐第二十八交椅的天速星戴宗,绰号为“神行太保”。

  他作起“神行法”,把一双甲马拴于腿上,口中念叨神行法咒语,一天就能跑五百里。要是军情紧急,再拴上两个,四个甲马火力全开,便能日行八百里。

  戴宗原来是江州知府蔡九手下的两院节级,人称戴院长。上了梁山后,他担任“总探声息头领”,大致相当于情报局局长,手下有孙二娘夫妇、时迁等人。

  当然,小说毕竟是艺术性描写,戴宗,在现实中有无此人?

  《宋史·侯蒙传》中称:宋江寇京东,蒙上书言:“江以三十六人横行齐、魏,官军数万无敢抗者。”南宋龚开所作的《宋江三十六人赞》和成书于元代的笔记小说《大宋宣和遗事》中,提到了戴宗。不过,这些不能算作是正史记载。

  河北大学宋史研究中心相关人员告诉河南商报记者,历史上有无戴宗此人,还有待确定。

  在日本东洋史学家宫崎市定所著的《宫崎市定说水浒:虚构的好汉与掩藏的历史》一书中称,戴宗是作者为顺应民意创造出来的英雄形象。

  “蒋介石的佩剑

  前文咱们说的戴宗,算是《水浒传》中梁山泊的“情报局局长”,接下来咱要说的,可是民国时期最牛的情报机关之一的BOSS。没错,他就是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简称军统局)局长戴笠。

  戴笠老家在浙江省江山县,据传这支戴姓人是西汉戴圣的后代。但据当代江山县地方志专家们的看法,戴家有案可查的祖宗可追溯到晋朝的戴逵。他的子孙分散到江苏、两湖、安徽和浙江。

  有资料显示,戴笠的父亲名为戴士富,其曾在衢州府衙任巡警。另外,还有资料管戴笠的父亲叫戴冠英,并认为他是从一个姓郑的家庭领养来的。

  1897年,戴笠出生,正是此人,在中国近代的情报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人们甚至在背后送了他许多绰号:“老板”“暗杀王”“中国最神秘的人”“蒋介石的佩剑”……

  曾用过27个化名

  戴笠,原名戴春风,考黄埔军校时,算命先生算他五行缺水,其后改名戴笠,名字取自“卿虽乘车我戴笠,后日相逢下车揖;我步行,君乘马,他日相逢君当下”,字雨农也是当时改的,都是用名字补五行中的水。戴笠当时所使用的化名高达27个,除“张叔平”“马健行”等平常姓名,还使用双字与单字化名,包括“”“”“余龙”“裕隆”等,此外,一些化名还和水有关,如“”、江汉清、汪涛、沈沛霖、洪淼等。

  吉鸿昌之死,张学良、杨虎城被软禁等事件,都有戴笠的身影。相关资料显示,抗战中,为加强南亚抗日活动,戴笠两次赴缅甸建立情报网,在东南亚做到了“只要有华人血统的地方,就有戴笠的情报员”。

  1942年可以说是戴笠谍报生涯最成功的一年。国民政府破译了日军密码,不但提前转移物资,有效避开日军的轰炸,还将日本偷袭珍珠港事件提前通知美国。后来美国从戴笠那里学会了破译日本海军密码,这为美国取得中途岛之战胜利以及彻底改变太平洋战事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1946年3月17日,戴笠乘的专机在南京西郊的岱山失事,因此身亡。

  胡宗南用这样的话概括戴笠的个性:“雨农,这位自负为孙悟空的人,认为天上的月亮都捉得下来,几乎没有过不去的难关。他最大的长处是深谙人情世故,最大的缺点是任性、急躁,不能保守秘密。

  戴笠去世后,章士钊题挽联:“生为国家,死为国家,平生具侠义风,功罪盖棺犹未定;名满天下,谤满天下,乱世行春秋事,是非留待后人评。

  戴氏郡望和戴氏楹联

  戴氏望出谯郡(今安徽亳州)、广陵郡(今江苏扬州)、清河郡(今河北清河)等。

  晋代谯郡人戴逵是史上著名的雕塑家兼画家,其为南京瓦官寺所塑的《五世佛》,与顾恺之的壁画《维摩诘像》、狮子国(斯里兰卡)送来的玉佛,在当时并称“瓦官寺三绝”。

  戴氏宗族的楹联种类繁多,内容古雅。

  如“经传大小戴,名与斗山齐”,颂扬大小戴叔侄编《礼记》;

  如“逸情霞举,峻节山高”,是颂扬晋代戴逵和其子戴颙,他们父子二人都是当时著名的艺术家、隐士,志高洁,屡召不仕。

  河南商报记者 仝存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