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字街棚改首日303户被征收户签约

25.11.2013  09:54
    11月23日上午,十字街旧城(棚户区)改造项目的被征收户沈征大妈签约交房。搬出76平方米的旧房,补偿和奖励款她共拿了90多万元,自己再掏10万元,就买到了一套140平方米的大房。她说:“一家人住得更舒服了,我觉得生活会变得越来越美好。”   十字街旧城(棚户区)改造项目是南昌市今年最大的棚户区改造项目之一。改造项目地处南昌市青云谱区徐坊街道辖区,东至九四医院围墙,西至江西装潢建材大市场,南至建设路,北至洪城路。棚改项目需征收国有土地上房屋建筑面积25.2万平方米,被征收户数约2862户。

  十字街旧城(棚户区)改造项目11月22日正式下达房屋征收决定。同日,公布十字街旧城(棚户区)改造项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补偿方案和房屋评估价格。11月23日,房屋征收签约正式开始。到当天下午5点,十字街旧城(棚户区)改造项目房屋征收签约首日便有303户被征收户签约。

  A

  “心急”居民凌晨排队领验房序号

  23日早上7点半,记者来到洪城路161号房屋征收补偿办公点。记者看到,无论在验房区,还是在签约区,被征收户都排起了“长龙”。

  在十字街的路口,等待领取验房序号的被征收户排出了近百米的队伍,有的居民还搬来了凳子,一边聊天一边“坐等”。

  “征收宣讲干部一个多月前就上门了,我已经了解得很清楚了。政府给的政策很好,我的房子都已经搬空了。”在十字街片区生活了近40年的被征收户李先生告诉记者,他的房子只有30多平方米,住了一家五口人。“终于等到了棚改,要是再不改造,我的房子说不定过两年都要塌了。今年赶紧签约交房,拿了钱我去买新房子。

  记者了解到,十字街旧城(棚户区)改造项目在11月22日下午公布了房屋评估价。11月23日凌晨时分,就有“心急”的被征收户在领取验房序号的区域排队等候了。青云谱区负责房屋征收工作人员向排队居民提供了热水,并买来了面包等发给排队等候的被征收户。为了保证安全,还专门配备了医护人员巡查。

  工作人员介绍,被征收人在征收补偿签约期限内签约,并在约定的搬迁期限内搬迁完毕的,按照“先搬先选房”的原则安置。

  记者看到,青云谱区在办公点设置了5个签约等候区,被征收户验房后,就可以在这里等工作人员叫号,去签约室签约,随后可以去结算领取补偿款。记者看到,等候区、结算区里面也挤得满满当当,工作人员甚至找来喇叭“叫号”。

  B

  “76平米”变“140平米”只要掏10万元

  11月23日一大早,十字街旧城(棚户区)改造项目签约正式开始。家住建设路189号7栋9单元607室的沈征大妈大半夜就排队,成为十字街旧城改造第一户签约的被征收户。沈大妈激动地坐到了签约桌前,郑重地签了名。

  负责沈大妈征迁工作的征迁宣讲员陈莉萍告诉记者,沈大妈的房子有76.01平方米,是单位的房改房,现在沈大妈和儿子一家共四口人居住。

  “从最初的入户宣讲,到签约交房,沈大妈都非常支持。”了解政府的房屋征收政策后,沈大妈就去找房子了。最终,沈大妈在永叔路吉安大厦找到一套满意的房子,是一套面积140多平方米的复式住宅,总价102万元。

  陈莉萍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沈大妈的房子面积76.01平方米,评估价格为每平方米8235元,房屋的补偿款部分为62.6万元。

  沈大妈选择了货币补偿,并在规定期限内签约并搬迁,可获得被征收房屋市场评估价40%的补助和奖励,另外还有1.2万元的提前搬迁奖。陈莉萍说:“这一部分算下来,就有约26.3万元。

  此外,再加上装饰装修补偿、搬迁补偿、临时安置补偿、设施迁移等费用,沈大妈拿到的补偿和奖励共有90多万元。拿着这90多万元,沈大妈自己再掏了10万元,就买到面积比原来老房子大了将近一倍的房子。

  “征收价格合理,政府给了老百姓大实惠。”对于这次房屋征收,沈大妈非常满意。沈大妈告诉记者,买到房子后赶紧装修一下,准备春节前搬进新房。

  宣讲员陈莉萍是包家花园社区主任。这次,她与两名同事负责15户被征收户的动迁。十字街旧城改造签约第一天,15户中就有8户已经签约交房,还有1户正在搬家。

  “这关系到被征收户的切身利益,我们一定要为他们办好。”陈莉萍用沙哑嗓子对记者说,“这几天一直是加班加点,几乎没有休息过。

  C

  “早点搬出去,

  早日住新房”

  记者来到十字街151号,宣讲员王惠娟正在这里协助居民搬家,他们小组6名宣讲员负责75户直管公房住户的搬迁工作。目前,已经有60多户搬迁交房。

  十字街151号是一栋老式的筒子楼,这里原来是江拖的宿舍,一共住着54户人家。记者走进楼道,里面漆黑一片,王惠娟打起了电筒照明。楼道里堆放着不少杂物,有住户正在收拾家什准备搬家。

  记者看到,漆黑的长廊串连着许多个单间,每个单间的面积大约十几平方米。每层楼道口有一间公用的厕所和洗漱间,几乎每家人都在楼道里自家门口摆了张桌子放灶具,这就是各家的厨房了。

  在一楼一间房屋内,住户王兆伟正在搬家,他们家有一间14平方米的房间,因为不够住,本来就小的房间里又搭了一个小阁楼,房间显得更加压抑了。

  “这间房最多的时候住了六七口人,我从小就是住阁楼长大的。”如今,王兆伟的父亲、兄妹都在外地打工,房子只有王兆伟一家三口住,这才宽松些。

  王兆伟说:“这房子实在太旧了,我孩子今年都13岁了,不能再苦了孩子。我希望早点搬出去,早日能住上新房。

  D

  老住户

  告别“水深”与“火热

  十字街151号,几十户人家在这筒子楼里结婚生子,每天要听锅碗瓢盆的敲击声。

  “记不清是哪年的房子了,最早是办公楼,后来改成了宿舍。”住户徐国林今年57岁,1962年随父母兄妹搬到一楼一间12平方米的房子里,当年他只有6岁。后来,家庭成员多了,房子住不下,单位又在二楼分了半间给他家。

  徐国林说:“当年这栋楼可是豪华洋房,灰砖墙、木地板。”可一住50年,“小徐”如今熬成了“老徐”,豪宅也变成了危房,不仅房屋破旧不堪,周边环境也很脏乱。

  老徐如今和母亲还住在楼里。徐国林把这里的生活形容为“水深火热”。“只要一下雨,不光楼下涨水,楼里也到处漏水,雨能从3楼透过木板一直漏到1楼。房子设施也太旧了,动不动就爆水管,这算是‘水深’;每家一个单间,没有厨房,各家只好在公共走廊安上灶台,做饭时走廊里热气腾腾,一路走过去,能闻出来每家做的什么菜,这是‘火热’。”徐国林调侃地说。昨天,徐国林已经签约交房,他希望就地安置,能住上新房子。(邹文斌  邹颖芳    首席记者  吴跃强

6月29日停电公告
  6月29日6:00--10:00110kV广南中国南昌
6月27日停电公告
  5:00--12:00110kV青山湖变洪都中中国南昌
关于2018年5月我市道路交通违法行为的通报抄告
各县区委、县区人民政府,市委各部门,市直各单位,中国南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