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与“正能量”当选2013年度国内字与国内词

02.01.2014  20:02

  近日,由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商务印书馆等单位举办的“汉语盘点2013”在京揭晓。此次盘点活动共接到近千条网友推荐字词,最后,“”与“正能量”当选为2013年度国内字与国内词。(12月31日《人民日报》)

  在网友推荐的“”、“”、“改革”、“光盘行动”、“中国大妈”等近千条字词中,无论哪个字哪个词当选“2013年度字词”都不奇怪,因为这些字词都堪称2013年度最热字词。然而,“”与“正能量”最终当选为2013年度国内字与国内词,肯定是有多层次多方面的原因,笔者仅就“”字当选为2013年度国内字谈谈个人浅见。

  “”为何当选2013年度国内字,笔者认为主要有三个原因:

  首先,住有所居是党和政府对百姓的郑重承诺,居者有其屋是百姓最实在的人生愿景。诗圣早就发出呐喊: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目前,尽管国民的居住条件明显改善,但在现在的农村,住茅草屋的农民大有人在,有一则最新消息可以佐证:12月27日《重庆晨报》报道,涪陵白鹿村扶贫搬迁,200户人家搬离茅屋住进洋楼。全市计划在2013-2017年间搬迁50万人,今年的具体任务是启动20万人。而在现在的城市,还有多少人“蜗居”尚不知道,但有一个现实问题——住房的刚性需求非常旺盛,很多城市尤其是二三线城市,每当有一个楼盘开盘时,不管价格如何虚高,往往都是人满为患。

  其次,“房氏家族”不断涌现,严重挑战社会公平,刺激国民脆弱的神经。从“房姐房妹”到“房叔房婶”再到“房爷”,随着“房氏家族”的成员不断增多,“房氏家族”成员的房产成为“无底洞”,人们对公平正义的追求逐渐被蚕食,因而对社会产生了“反向情绪”。“房氏家族”的每一个成员,几乎都有一官半职,小到村官,大到薄熙来这样的高官,他们占据着住不完的房产,而广大百姓却面临没有房住和住高价房的窘境,这叫百姓情何以堪?这叫什么公平正义?正因如此,社会上要求领导干部申报、公开财产的呼声非常高涨,而且已经引起中央高层的密切关注,中共中央组织部日前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工作的通知》,就是明显的例证。

  第三,住房信息联网刻不容缓。2013年12月19日《经济参考报》报道:截至目前,距住建部首次提出的住房信息联网“最后期限”已时隔近17个月,距第二次承诺的2013年6月底也已过去5个月。一次次的爽约,让住房信息联网恍若可见却又难以企及。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建立全社会房产、信用等基础数据统一平台,推进部门信息共享”。随着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的确立,住房信息联网再次被提上日程。对此,专家认为,住房信息联网是征收房产税的基础,其对于市场的影响,一方面在于将会逼出部分存量房,缓解供需关系;另一方面将为我国房地产调控提供更精确的数据资料支撑。然而,住房信息联网何时能从梦想照进现实,这是百姓最关心的一个问题。

  “”字当选2013年度国内字,有失望更有希望,有愤怒更有期许,有不满更有追求,有牢骚更有憧憬,值得国人反思。让改革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广大群众,“”是一面镜子。吃穿住行,生活所需,哪一样都离不了。“”与“”本就是不可分离的双胞胎,必须让两者永远相依相伴,并体现广大百姓身上。这既需要顶层设计,更需要上下同心、万众一心。毛开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