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6所中小学试点电子书包 并不完全脱离课本

10.10.2014  18:28

   

        ▲学生用平板电脑学习。

    上课铃响,学生们打开平板电脑,登录账号,便开始了与老师的电子互动教学。记者了解到,今年南昌已有部分学校开始试点“电子书包”,这意味着学生们有望告别沉重的书包,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近日,记者对试点的学校进行了探访,由于还在试点阶段,目前只有语数英三门课程采取了“电子书包”的教学模式,并且教学模式采用的是书本与平板电脑相结合的方式,学生并不可以完全脱离课本。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由于网络版本的教材与学生们实际上课所用的教材版本不同,给教学带来了一定的短板。

     试点:

    南昌6所中小学试点“电子书包

    从今年起,南昌市信息化教学应用试点项目正式启动,该项目由南昌市教育部门与香港课题组联手,挑选南师附小、阳明学校、京山小学、南昌二中、溪霞中学、八一中学6所学校作为试点,开展语文、数学和英语三门学科学习,学生们上课时将人手一台平板电脑。

    记者了解到,项目将在每个试点学校的2~3个年级中,每个年级抽2个班作为电子书包实验班进行研究。除实验班外,学校剩余的班级全部作为对照组。

    实验班将采取平板电脑在线学习与传统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语文、数学和英语三门学科的学习。参与试点实验的6所学校将确保每个实验班每天至少有一堂课是用平板电脑授课,上课时实验班每个学生和上课教师拥有一台win8平板电脑。

    记者对试点学校进行了采访,发现有的学校已经开始了“电子书包”的试点,而有的学校还在进行准备。

     探访:

    学生持平板电脑上课点击网站便能看到课件

    近日,记者来到了南昌市京山小学进行了实地探访。随着清脆的上课铃声响起,京山小学5年级4班的学生们开始了平板电脑英语课。由于还处于试点阶段,所以学生们上课必须来到电子教室。课前,学生们端坐在课桌前,金老师从专门存放平板电脑的柜子里将标有序号的平板电脑发放给同学们。在拿到平板电脑后,学生们必须先将电脑与教室内的wifi信号源联网,联网之后再通过账号登录学习网站。

    课堂上,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们登录网页进行英语教学,并且做习题看课件。据英语老师介绍,学生们做的习题和看的课件都是老师在备课时上传到互联网上的,学生们点击网站后,就能看到统一的题目和课件了。

    记者了解到,京山小学3到5年级各有两个实验班,学校配备的平板电脑都是免费提供给学生使用的,语、数、英三门课每天至少有一节课时实行“电子书包“教学,但受到部分因素的限制,学生们只能在固定的实验课上使用平板电脑,放学之后并不能带回家。

    “我觉得这种方式很新颖,运用起来也很方便。”五年级学生胡雅琼说。“在网上还可以和同学们分享学习心得。”江赵朔同学熟练地给记者演示如何在网上发“评论”。

     局限:

    网络版本教材与课本有差异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电子书包”在实际操作中仍然存在部分不足的地方。在课堂上,由于许多学生操作并不熟练,导致浪费了很多时间在联网以及登录账号上。

    此外,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原因就是网络版本的教材与实际的课本存在差异。“困难肯定是有的。就拿英语课来说,平板电脑上所使用的英语教材是外研社早期研发的,它与我们学校使用的教材并不是十分匹配。”京山小学奚校长告诉记者,要研发新的教学软件,这需要教育部门在技术和经济上的支持,单凭学校一己之力是很难达成的。

    “现在我们就只能用平板给学生制作一些‘连线’、‘写音标’等简单的题目来做,有时候想给学生们播放一些音频文件、视频资料来提升一下他们的听力水平很难做到。”金老师告诉记者,在实际的教学中,她希望“电子书包”能够有更大的改进,在教材方面,希望能与课本匹配度高一些,其次就是在课件的制作和传输上,应该更加的包容,而不是仅仅限于文字内容的共享,“音频、视频文件也是教学很重要的一部分。

     推广:

    是否进行全面推广须看试点效果

    就“电子书包”在南昌部分学校试点一事,记者采访了负责此事的南昌市现代教育中心。教研科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今年5月份,南昌市试点的6所学校“电子书包”设备已经全部发放,各个学校的电子教学课程也在陆续展开。“目前对‘电子书包’仍然处于探索和研究过程中,试点的效果有待进一步观察。

    记者了解到,除了南昌试点“电子书包”之外,江西省也开展了“电子书包”的试点工作。据江西省电化馆的黄主任介绍,“电子书包”可有效整合教材、教辅等资源,大幅减轻书包重量,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也符合建设节约型社会的理念,省里试点的电子书包教材与学生们所用的课本是完全一致的。

    “目前整个教育信息化发展速度非常快,信息化教学会是一种趋势。”黄主任说,应用“电子书包”能够有效创新教学模式,突出基于问题的学习、差异化学习、自主性学习与合作探究学习,适应课程改革发展需要。 对于“电子书包”的推广,黄主任告诉记者,这点目前还不能确定,因为试点工作刚开始不久,还需要根据试点效果来看。(记者 吕淑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