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力所致 铸就辉煌——我校汉语言文学专业获评全省高校第一
01.06.2016 08:56
本文来源: 江西师范大学
来源: news.jxnu.edu.cn
2016年3月,江西省教育厅正式公布2015年全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综合评价试点评估结果,我校汉语言文学专业荣膺榜首,这一辉煌成绩既来之不易,但又实至名归。来之不易的是,兄弟高校快速发展之压力、传统学科在发展上面临之制约及材料收集整理之维艰;实至名归的是,我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办学历史厚重,始终坚持教学的主体地位,秉承立德树人、育人为先的优良传统,特别是多年以来,通过不断创新教育理念,深化综合改革,注重发挥名师示范引领效应和科研反哺教学作用,积极开展第二课堂实践活动等举措,学院专业建设和育人质量取得了一系列丰硕成果。 历史厚重,传统优良 汉语言文学专业肇始于国立中正大学,是省内同类专业中创办最早的省级品牌专业,以全省唯一的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博士点为支撑,在省内外享有良好的社会声誉。胡先骕、王易、姚名达、肖涤非、胡守仁、余心乐等一大批著名学者曾先后在此执教。学科负责人和资深教授带头为本科生授课,教师入职与否、课堂教学合格不合格是第一关,新入职教师须跟班听课、担任兼职班主任或专业指导导师,教师参与学生专业活动,对本科教学优秀者实行重奖等优良育人传统始终一以贯之。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文学院现已经发展成为江西省以教师教育为特色、宽口径培养中文及相关专业人才的重点文科院系。在70余年的办学历程中,该学科、专业人文积淀深厚,尤其是尚德之风、向学之风,渐积渐著,如春风细雨,浸润了一批又一批学子。
创新理念,育人为先 汉语言文学专业始终坚持“以一流学科支撑专业教育、以深厚传统营造育人环境、以改革创新培育教育英才”的人才培养理念。学院不断深化教育教学综合改革,充分利用国家、省、校的相关政策、措施,通过系列教学质量工程建设项目和教改项目的申报立项、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等途径,触及人才培养中的“软肋”,“会诊”专业培养方案的不足,不断将改革的因素融入到专业建设的每个触角,鼓励教师积极探索教育教学新理念与人才培养新模式。同时,学院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该专业已形成了一支方向布局均衡、学术水平高、教研能力强、年龄与学缘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其中,赖大仁教授为国家级教学名师,傅修延教授、颜敏教授、刘松来教授为省级教学名师。文学理论课程教学团队获评国家级教学团队。近五年来,该专业教师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0项(其中重点项目3项)、省级科研项目和省级教改课题80余项,获省部级以上教学、科研成果奖励近30项……,为专业建设和育人质量提供了坚实保障。 学风浓厚,尚学乐学 第二课堂是学生专业水平提升的有益补充和重要实践阵地。该专业非常注重发挥第二课堂的作用,无论是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还是教学技能的提升,都十分重视第二课堂实践环节的设置与训练。学院除了认真组织为时一学期的教学技能训练、教育实习外,将第一课堂搬到校外,把专业学习延伸到课外,助推学生个性发展,如指导学生编辑专业学习综合性刊物《文学苑》,组织学生开展“五月红花”教师技能竞赛活动,支持学生开展常规性的辩论、演讲、朗诵、写作大赛、经典阅读、优秀传统文化研习等系列活动。近三年来,学生获省级以上各类竞赛奖励40余项,毕业生成为用人单位的“抢手货”。
日日精进,久久为功;功力所致,铸就辉煌。在70余年的办学历程中,学院始终坚持光大传统、育人为先、科研反哺、注重实践的办学思路,将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养成素质等有效统一起来,为国家社会培养了一大批懂管理、善创新、会教学的优秀人才,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基础教育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全省第一的荣誉让师生备受鼓舞,但追求卓越之路永无止境。汉语言文学专业将以此次综合评价为契机,与时俱进,进一步凝练科学的教育教学理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加强专业内涵建设,健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增强综合办学实力,不断提高专业建设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文/图 文学院)
本文来源: 江西师范大学
01.06.2016 08: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