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谈扁鹊:或是统称医术高超之人的名号

23.12.2013  18:41

  其实,“神医扁鹊”可能真的只是一个统称医术高超之人的名号而已。其中,编号M3的墓葬中出土的920支竹简,初步分析内容为九部医书,部分医书极有可能是失传了的中医扁鹊学派经典书籍。

  这两天考古界很热闹。继秦始皇陵“军备库”的消息之后,昨天最新的消息是——成都金牛区天回镇老官山汉墓考古工作基本结束,一共清理出西汉时期土坑木椁墓4座,出土的一批珍贵文物中,包括了九部医书,而其中部分医书被称为“扁鹊学派失传医书”。

  在一堆我们可能不了解或者读起来也颇为拗口的文物中,扁鹊,这个老百姓耳熟能详的词,一下子就激起了大家的好奇心。而中医这门古老又神秘的学问,也再一次激起大家的兴趣,关于扁鹊、关于中医,我们有太多的关注点,为此,我们采访了浙江中医药大学医学史的叶新苗教授。

  叶教授告诉了我们许多这则新闻之外有趣的事。

  比如,他觉得这些医书归为“扁鹊学派失传医书”可能尚早,因为中国正统的七大医学学派并不包括扁鹊学派,历史上也并无扁鹊到访过四川的记载,“为何会有‘扁鹊学派医书’出现在成都,这真的是一个谜团”。叶教授还开玩笑称,成都是一个神奇的地方,所以有不可考证的神奇之事发生也合情合理。

  在叶教授看来,所谓的“扁鹊学派”,更多可能是指向《扁鹊内经》,而《扁鹊内经》,连同《扁鹊外经》和《白氏内、外经》,最早一起记载于《汉书·文志》。如今,《扁鹊内、外经》和《白氏内、外经》、《白氏旁经》都已经失传。据有些学者考证,关于《扁鹊内、外经》则与《黄帝内经》尤其是《灵枢》部分有相似相通之处,但是具体关于两者之间的联系也已经无从考证。

  以下,是叶教授向我们诉说的,这则新闻带出来的中医史话——

  关于扁鹊:

  他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扁鹊,可能是汉时的一位医生,由于他的医术高超,被认为是神医,所以当时的人们借用了上古神话的黄帝时神医“扁鹊”的名号来称呼他。

  其实,“神医扁鹊”可能真的只是一个统称医术高超之人的名号而已。

  “扁鹊”的名字最早见于《史记·列传》的《扁鹊·仓公列传》,里面有“天下言脉者起于扁鹊”一说。而扁鹊也是有史可记的第一位医家。

  既然如此,为何说“扁鹊”只是一个名号呢?

  《史记》对扁鹊的记载一共有三个故事,包括《诊赵简子》、《入虢之诊》和《望桓侯之诊》。《诊赵简子》发生在公元前531-526年间,讲述扁鹊判断已昏迷5日的赵简子,“不出3日必间”,即3天内苏醒的故事。而《入虢之诊》则发生在公元前654年,讲述扁鹊让虢太子起死回生的妙举。最后一个故事,则是广为人知的扁鹊给齐桓公看病的故事,大约发生在公元前384年。

  最早的《入虢之诊》和《诊赵简子》的故事之间相差120年,和《望桓侯之诊》更是相去200多年之久,由此可见,扁鹊,绝不是一个人在战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