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扒窃团伙销赃“一条龙” 被抓正大汗淋漓

26.12.2013  18:54

警方查获的赃物。

厦门网-厦门日报讯:偷窃、收赃、“改装”、异地销赃——这个手机扒窃团伙分工很细,堪称专业。12月21日,集美警方在市公安局刑侦支队的支持下,经过十多天的蹲点调查,于集美内林社某出租屋内将这个广西籍扒窃团伙一网打尽,当场缴获涉案手机25部。

昨天,集美公安分局刑侦大队街面犯罪中队发布消息称,该团伙的6名嫌疑人已被刑事拘留,案件正在进一步深挖中。

乐极生悲

被抓前还在吃火锅

前一分钟还在吃火锅庆祝,下一分钟就被戴上了手铐——落网时,这一扒窃团伙的6名成员都显得有些措手不及。12月21日晚上7点多,集美刑侦大队专案组出动20多名警力进行冲击时,这伙人正满头大汗地吃着火锅,床上放着几部旧手机,其中一部还是他们当天刚得手的。

当天下午,他们出现在海沧新安菜市场附近。那天下雨,天气又冷,出门的人大多穿得很厚——这对他们来说是绝好的“工作时机”。下午3点多,市民郑女士口袋里的手机成为他们的“目标”。郑女士一点没觉察,他们就已经得手并悄然离开。

全是老手

老乡结伙流窜多地

菜市场、车站等人多的地方是这伙贼的“最爱”;不经意放在菜篮子或推车中的财物,尤其是口袋或包里露出一角的手机,是他们“盯梢”的重点。他们有时徒手作案,有时以医用镊子为工具——悄悄把镊子藏进袖子里,趁人不备,把镊子迅速伸进口袋夹走手机,基本上“神不知鬼不觉”。

6名嫌疑人交代,自今年下半年以来,他们或结伙或分散,先后流窜至集美、海沧等地菜市场、广场实施扒窃,做案21起。无论是苹果、三星等大牌,还是见都没见过的“杂牌机”,只要是能偷的,他们都不放过。

值得一提的是,这一团伙的成员平均年龄30多岁,基本都是“老扒”,每个人都蹲过班房,最多的一个被判刑过3次。六个人还是老乡,都来自广西河池市环江县。早年间,他们趁着农闲时出门“赚外快”当扒手,这些年已发展成在全国流动,来厦门前,曾在浙江、广东等地犯案。

转型升级

扒窃销赃“一条龙

说他们“专业”,除了扒窃“经验丰富”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用经办民警的话说,他们还“转型升级”涉足销赃等环节,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

团伙中年纪最大的覃某今年41岁,嫌出门“扫街”又累又危险,渐渐转向主营收赃、销赃。他们还花钱雇来懂行识货的“专家”,由“专家”负责给偷来的手机定价,还负责“刷机”清除旧手机中的信息,或修整一下以便卖出更好的价钱。然后,这些旧手机会整批发往异地出售,也正因如此,很少有受害人能找到线索。

位于内林社的这一处出租屋,便是团伙的交易点。虽然平时这6个人分散住在湖里、海沧等各区,但在作案得手后,一般都会聚在这里交货分钱。经过前期细致的调查走访和蹲点观察,刑警们掌握了嫌疑人的活动规律,将该团伙一网打尽。

据了解,自12月16日我市反扒专项行动开展以来,集美公安分局已累计抓获扒窃犯罪嫌疑人12名,破获案件40起。(厦门网 记者 应洁 通讯员 刘伏忠 江秀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