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手记:乡土味的传统婚礼是这样的 你造吗

09.10.2015  15:49

    新华网南昌10月9日新媒体专电(记者高皓亮)婚车在玉米粒铺就的“金色”小道上开过,童子怀里紧抱的公鸡打出一声长鸣,和镇文化站退休的老伯吹响的萨克斯声相和。鞭炮炸响,田间的黄豆从壳里蹦了出来……

    这是记者十一期间在安徽宿州市灵璧县冯庙镇参加的一场乡间婚礼。把婚礼从城市的酒店搬到乡间去,用传统的方式完成嫁娶,正成为越来越多年轻人的选择。

    新郎和新娘是大学同学,毕业后一起在南京工作。回老家办婚礼,既是父母的想法,也是一对新人自己的选择。“《白鹿原》电影上不是说了,进了祠堂才算真正嫁入了他家。”老家在山东的新娘子不怎么腼腆,一句话逗笑了满院子的乡亲。

    婚宴就设在自家的院子里,门口支起了一溜大锅,大厨们正在忙着做菜,菜刀在案板上剁得山响。大厨是两个从部队转业的族内宗亲,专职为村里的红白喜事掌勺。左邻右舍的大嫂大姐们也自发前来帮厨,由于村里修路挖断了自来水管道,几个年轻人从门口的压水井中打水洗菜。

    不时炸响的爆竹中,客人们陆续到来,在主家的推让声中放下礼金,走向院子中支起的圆桌入席。“城里的酒宴好,但是咱们土菜做得也香,老少爷们吃得习惯。”抡着大勺的大厨有些耐不住寂寞,不时望向发出阵阵欢声的酒桌。

    一轮酒席结束,整个婚礼最重头的环节开始,早有爱热闹的年轻人抱来一床锦被,一对新人跪在上面给族里的女性客人磕头。受拜者百般“刁难”新娘子后,在旁边的一个红双喜脸盆中放下礼金。

    一年前的十一假期,记者本人也回老家办了婚礼。记者的老家在甘肃静宁县,山大沟深,交通极为不便,至今仍无客运班线开通,进出村里须依靠农运车或徒步。族里的长辈认为,好不容易供出一个大学生,到城里办酒席更洋气。但我们深为老家的原生态婚俗所吸引,所以决定在村里办酒席,且就按照父母当年的流程办婚礼。

    老家秋季多雨,回乡之前适逢大雨,进出村子的山间土路被冲毁,婚车无法开进。亲朋好友坐车到山顶后皆徒步走进村庄。交通落后给人们的出行带来极大不便,而乡村也正因此形成和保留了一个较为封闭的文化传播环境和原生态婚俗。

    年逾花甲的姑姑剪来了窗花和大红喜字,大伯蘸着浓墨写下一幅幅对联,父母花了好大功夫从集镇上买来印有红双喜字样的脸盆。在记者的老家,白天的婚宴只是婚礼的一部分。夜幕降临,族里的小孩们聚在院子中,在他们整齐划一的喊声中,新人先拜天地,再拜父母,夫妻对拜。在婚房中,一根红绳拴着两枚铜钱,分别连起两个酒杯,夫妻喝完交杯酒后吃馄饨。第二天清早,新媳妇到厨房帮厨,给前一天忙碌的族人端饭行礼。

    南昌市博物馆馆长、江西民俗研究专家梅联华长期关注传统婚俗文化变迁。他告诉记者,现在年轻人的婚礼从单纯追求西方婚礼仪式的潮流,到婚俗文化的融合发展,从中国元素的日益回归,到出现纯粹的中式婚礼,说明了传统婚俗文化的强大生命力和传承力。

    梅联华认为,中国传统婚俗文化中很多特定意义的元素,能表达新人对家庭的感恩以及在组成新家庭后应该承担的责任。在他看来,年轻人可能不完全理解每个环节背后的意义,但透过仪式会引发他们的思考,在一系列仪式中潜移默化完成文化的传承,这种回归值得鼓励。(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