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手语角” 十年见证社会观念改变 聋人得到更多关爱尊重
著名盲聋作家海伦·凯勒曾说:“聋,隔绝了人与人。”然而,位于南昌八一公园的“手语角”为这堵隔绝人与人的“墙”开了一扇“门”。
今年5月,八一公园“手语角”迎来10岁生日。10年来,南昌“手语角”已不仅仅是聋人朋友交流、聚会的地方,也见证了社会对聋人群体从陌生到熟悉、从远离到关爱、从漠然到尊重的改变。
成立之初自掏腰包坚持
6月8日9时,八一公园。离九曲桥不远的一处空地上,几十名聋人聚在一起用手语交流。
回忆起成立之初的状况,“手语角”首任负责人、聋人志愿者胡晓云很感慨。10年前,为给聋人朋友提供一个交流平台,在省、市聋协的提议及协助下,南昌“手语角”在八一公园成立了。不过,当时手语是特别边缘的一种语言,除了渴望交流的聋人,几乎没有聋人群体以外的人主动参与了解“手语角”的活动。
“当时的手语推广志愿工作长期靠聋人朋友坚持。在工作开展过程中遇到了许多困难,人手少,手语翻译更少,也缺少经费,当时很多志愿者基本是自掏腰包开展活动。”不过,南昌“手语角”成立之初在全国就有一定影响。胡晓云说:“相比其他城市,南昌‘手语角’成立较早,因此也带动了其他城市开展类似活动。不过能像南昌这样坚持下来的不多,由于各种原因,有些地方放弃了,有些地方改变了形式。”
现今手语活动多处开花
令记者意外的是,在当天的活动中,许多可以正常听说的健听人也主动加入其中,他们俨然成了“手语角”这座交流“桥梁”的“桥梁”。有好奇或感兴趣路人询问,他们便主动上前发放资料,让更多人了解手语。
吴锐就与“手语角”结缘9年。2005年,还是江西警察学院学生的吴锐在一次学雷锋活动中参与了“手语角”学习和志愿工作,她如今与聋人日常交流已无障碍;南昌市启音学校老师曾文萍多年前因为工作关系也接触了“手语角”,如今一直坚持参加“手语角”的志愿翻译工作;热衷义工服务的志愿者李三多也经常为“手语角”活动提供志愿服务和帮助……
如今,“手语角”再也不是聋人自娱自乐的孤单角落。2009年,在八一公园的支持下,南昌“手语角”正式挂牌,成为市民公益活动点。据了解,经过几年的发展,我省有近十所高校都成立了手语社或志愿协会。2013年底,江西省大学生手语联合会正式成立,更多高校学生参与“手语角”的活动和学习。此外,越来越多警察、民政、医护、幼师等职业群体的健听人自愿学习手语,参与志愿活动。
聋人得到更多关爱尊重
胡晓云坦言,“手语角”发展的背后,反映的是社会对聋人群体看法的改变。以前许多像她一样的聋人都曾遭遇过这样的“特殊对待”:在日常使用手语时,一些路人会用异样眼光看着他们,有些甚至会跟着乱比画。“现在我们上街不再会被围观,人们也不太跟着乱比画。还有一些改变令我们欣喜,比如办事时,遇到了一些服务员会日常手语,能提供一些日常帮助,这让我们感到有归属感。去年高考结束后,有一位健听母亲带健听女儿来‘手语角’,那个女孩刚刚被武汉一所医科大学录取,主动想来学习手语,以后更好地服务聋人。”
“手语角”受到越来越多公益机构、学校、单位的关注,一些聋人有时也会被邀请去教手语或参与活动。
目前,南昌“手语角”还在探索下一步发展。胡晓云说:“日本的手语培训以聋人教师为主,发展得很成熟,已有专门的手语研究协会、手语培训机构等,有很多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我们也想建立一个聋人服务中心,开展包括手语翻译派遣在内的等多种项目,为聋人、为社会提供优质服务。”
江西日报记者 许 卓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