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乡土写青春 三千荒山变药林

25.03.2015  14:37

刚刚接到喜报,我校2010届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欧铭,被遴选为奋斗在林改一线的全国优秀大学生村官,目前正在冲击“全国十佳大学生村官”(中国青年网网络投票 http://cunguan.youth.cn/2015/0320/1054633.shtml 第七排第一个)。
    欧铭,男,江西省丰城市人,中共党员,生于1987年10月,2010年7月毕业于江西 科技 师范大学旅游管理专业。

   

在许多大学毕业生为就业犯愁的时候,大学期间入党并担任校 大学生 新闻 中心主席的欧铭却面临着三重选择:一是留在省会城市的大学工作;二是考录上了公安民警公务员;三是任全省招聘的大学生村官。三份工作,三种人生,他毅然选择了把自己的青春挥洒在那片养育自己的热土上——大学生村官。

回报乡土不是一句空话,而是意味着更多的付出与耕耘。四年的坚守,他把所有的智慧和汗水都播撒在田头地间。他用他的理想和信念,诠释了年轻就是资本,只要认准了干,一切皆有可能。在他的村官日志中有这么一段话:从喧闹的都市回到了这个熟悉的乡村,感觉到了一片温馨与亲近,我是一名大学生村官,我要尽自己的能力带领百姓从这片山地要效益,把这片荒山变成一座金山。四年来,他带领160多户农民成立丰城市永生中药材种植合作社,把3000多亩荒山变成一块致富地,合作社成员人均年增收3200元。

深入农村  了解民情寻商机

跳出农门再回农村,欧铭清醒地认识到肩上的责任和义务。作为一名为农业、农村、农民服务的“村官”,他在领导和同事的帮助下,把整个身心都扑到了自己选择的这份事业上。走村串户,嘘寒问暖,他把“腿勤、嘴勤、脑勤”作为接近群众、联系群众的法宝,“串百家门、知百家情、解百家难、暖百家心”,调查日志上的记录密密麻麻。经过一段时间的了解后,他发现村还是那个村,山还是那座山,自己所在的东岸村被山阻隔,和山外的世界截然不同。没有产业支撑,农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经济来源主要靠外出打工和种田。

如何让农民尽快富起来?欧铭的额头深锁,他把目光紧紧盯住了远山。都说靠山吃山,为什么不把山林开发出来?面前的山林面积很大,但基本都是自然生长,没有什么经济效益,劈柴是这片山目前最大的作用。而且山路崎岖不通,前期投资巨大,林业开发见效不快,如何更好地利用?

涉足林业  要来政策牟民利

脚总比路长,办法总比困难多。”看准了就干,干就要干个样子出来。欧铭把在大学养成的那股子学习劲憋足,每天都要抽出时间来看书,查阅国家惠农方面的政策。特别是对于如何开发村前那一片山的问题上,他仔细查询了很多文件书籍,并且多次跑镇里和市里林业等部门了解情况,在得知林权改革是鼓励农民把林地流转和灵活化经营,让广大人民在林改中普遍受益,激发广大人民参与林改和林改建设的积极性。也许在很多村民中只是拿到了林权证,并不清楚林改对于他们到底意味着什么。他得知这些情况后,立刻就把相关林改政策的主要意思经过自己整理好打印成小册子发给村民,并跟村民一一做好解释,让他们对政策了解透,充分利用国家的好政策我自己谋取合理的利益,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整合资源。他在一个多星期内走访300多户,宣传解释林改优惠政策,摸清各户林权情况,整理好相关资料,为整合林权流转开发做好准备工作。

找寻出路  引入开发带头人

花香自然引蝶来,要想有好的发展,就要让一部分敢做的人先富起来才能更好的带动大家的积极性。他对当地村民进行了走访了解,并做了很多动员开发林地经济工作后,发现并没有人愿意去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都不知道到底能不能有好的效益。既然本地没有合适的人能够带起来,何不到外面招商有意向的人进来发展呢?有了这个想法之后,他就多存了一个心。利用自己在村里负责招商引资工作的优势,他只要见到一个有投资实力的人就向他推介这片山林。他有时候自己都自嘲:快成祥林嫂了。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多次做工作下,终于有一老板答应可以试试看。但是到这来到底要种什么,适合种什么又是一个艰难的问题。他们多次在一起商量,并收集相关信息资料,最后根据气候特征和土壤特征决定种植金银花、决明子和急性子等中药材,丰城离药都樟树近也有地理优势。说干就干,把一片荒山开发成一片花果齐挂的种植基地,让当地百姓也看到了希望。在2013年他协助该公司获得宜春市农业龙头企业的称号,也在进一步准备申报省级甚至国家及农业龙头企业。

建合作社  带动群众齐致富

有着种植企业成功的经验,他又有了一新的想法,不能让村民只能光收一点流转费,应该让村民也一起参与进来,为村民发展开拓一条新的道路。在经过与企业和村民的沟通后,在2013年6月组织成立了以公司和一百多户村民为主体的丰城市永生中药材种植合作社,他担任合作社理事长。以企业为发展中心,村民以林权为入股方式进行自主经营合作,免除了销路不通的担忧。目前,合作社共开发荒山种植中药材等作物3000多亩,年产值1000多万元,人均年增收3200元。

为了能够更好的为合作社服务,在2014年他又带动其他几位大学生村官成立服务小组,专门为合作社提供相关技术和政策解答,并协调企业与农户间的沟通,保障农户合法权益。

路在脚下,光明在前头。初尝甜头的欧铭还怀揣着一个更大的梦——那就是把村子打造成一个旅游观光胜地。旅游专业的眼光,使他又瞄中了药材种植基地的旁边的人工湖,5000余亩的水面,风光优美,可以很好地结合种植基地形成一个有机的旅游参观产业链,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充分利用当地自然资源优势,真正造福百姓……

致富路上,他决心带领村民一直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