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红土地 迈实创新路

08.03.2015  21:33

2014年,在江西水利深化改革、开创依法治水新局面的大好形势下,省水保院在厅党委的正确领导和关心支持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省委十三届十次全会精神,以江西绿色崛起和建设全国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为指针,传承“严谨、求是、高效、创新”的科学精神,坚持“开门办院、民主管院、科研立院、人才兴院、服务强院、文化铸院”的总体思路,全力推进水保科技创新,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汇报如下:

一、抓项目,强化科技支撑功能

项目是科技创新的引擎。我院坚持脑子想项目、眼睛盯项目、手里做项目的理念,在科研项目的谋划、争取、执行上下功夫,在提升科研水平、推进成果转化上做文章。

1、集成智慧申报项目。2014年,共组织申报各级各类科研项目50项,目前已获得立项18项,立项经费达1007.86万元。其中,中央财政资助经费723.86万元,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青年基金和地区基金各2项),经费154万元,项目资助率高达40%,特别是2项地区基金全部立项,实现了争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新突破;水利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项目1项,经费438万元;水利部948项目1项,经费131.86万元。同时,超前谋划,积极争取项目储备,申报的2015年水利部948项目1项、作为主要承担单位参与申报的水利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项目2项,已经获准立项。

2、多措并举推进项目。2014年,全院共有在研课题52项,按照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标准,制订了科研项目质量管理体系,强化在研项目的进度和质量管理,每季度调度一次,推进在研项目结题验收、尽早发挥科技成效。全年共有12项课题完成结题验收,获得专家好评;同时,完成了一批到期科研项目的结题报告,待提交审核与验收。

3、四面开花转化成果。一是“南方红壤坡面径流调控与集蓄利用技术”被水利部列入《2015年水利先进实用技术重点推广指导名录》;二是积极推广堤防植草护坡技术,引种筛选护坡草种21种,并在永修、万年、余干、樟树、新建等地推广,完成堤防植草面积近15万平方米;三是推广江岸生态护坡技术,完成吉安白鹭洲江岸生态护坡工程量达1.6万平方米,得到当地政府充分肯定;四是完成了2013年度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水土保持项目的科技推广和效益监测的典型示范工作,开展了红壤坡地植生工程技术、坡面水系工程优化配置技术等实用技术的推广示范,示范面积达1.87平方公里,实现了科研与生产的深度结合,得到了水利部、长江委和孙晓山厅长等领导的充分肯定。

4、总结提炼出好成果。一是加强重点科研项目成果的总结与提炼,积极申报各级科技奖励。全年共组织申报各类科技奖励13项。截止目前,“红壤小流域径流泥沙的水土保持调控与数据自动监测技术”项目荣获2013年度江西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红壤坡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关键支撑技术集成与应用”项目经过专家初评和复评,获得2014年度江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这是省水保院1996年以来时隔19年,再次获此殊荣;“崩岗侵蚀预测预报及防治模式研究”荣获2014年中国水土保持学会科学技术二等奖(排名第一,一等奖空缺);“红壤侵蚀区坡面水土综合整治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荣获2014年水利部大禹科技进步三等奖,并在中国水博览会上展出(全省唯一获奖项目、全国3个获奖的水土保持项目之一);同时,有3个项目获得2014年度赣鄱水利科学技术奖二、三等奖。二是制定了《科技论文发表管理规定》,鼓励科技人员加强科技总结,撰写科技论文,全年共投稿论文43篇,目前已发表34篇,其中SCI检索3篇,EI检索2篇。三是注重自主知识产权开发,由我院自主研发的“坡地水量平衡试验装置”和 “一种取土环刀刀托”分别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专利号ZL.201310279510.2)和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授权(专利号ZL.201420387485.X)。

二、建平台,打造一流研发舞台

基地是科技创新的大舞台。在省水利厅的大力支持和厅“三大基地”项目建设总指挥部的精心组织下,江西水土保持科研创新基地等平台已经打造成了全国一流的水保科技研发的大舞台。

1、科技园二期科研设施陆续投入使用。科技园降雨大厅人工模拟降雨系统完工并投入实验,河海大学与英国剑桥大学合作承担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项目拟利用科技园降雨大厅开展试验研究;综合实验楼已基本配置到位,实验室已整体搬迁到科技园,2014年新增仪器设备40台(套)、价值780.81 万元,部分已投入实验;坡耕地水量平衡小区共20个小区,目前有14个完成了填土,主要仪器购置已完成招标,并签订了采购合同,正在办理采购,预计2015年投入试验;科普展示厅按照水利部水保司刘震司长等领导要求建成全国水保科普展示馆的意见,正在调整展示系统概念性方案设计;二期工程其他建设项目及配套设施建设全面完成。科技园已经初步打造成为开放式水保科研的平台、推广示范的基地、人才培养的摇篮、科普宣传的窗口和水保生态文化主题公园。目前,依托科技园已开展各类科研项目50多项,培养博士后、博士、硕士40多人。

2、兴国、修水试验推广基地建设稳步推进。一是省发改委批复了《江西省兴国和修水水土保持试验推广基地建设规划》。二是与兴国、修水两县有关部门协调与配合,积极推进两个基地示范点的建设。兴国县对塘背河小流域、三角小流域等示范点进行了建设或完善提升;修水县对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双桥小流域、汪坪小流域等示范点进行了建设或完善提升,修水基地科普实验楼主体工程已完工,正在抓紧室内装修。三是依托兴国、修水试验推广基地,结合水保重点治理工程的实施,一些国家级和省部级课题在当地相继启动实施。

3、筑巢引凤,加强科技创新软平台建设。一是加强江西省土壤侵蚀与防治省级重点实验室建设。完善了研究方向和人才梯队,增添仪器设备;拓展分析测试工作,2014年,共完成样品测试总数近2000个,各指标测试总数5000余个;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成果显著,自2011年成立开放基金以来,目前已资助来自河海大学、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武汉大学、中科院地理所以及江西农业大学等省内外高校16位青年科技工作者,共发表论文20多篇,其中SCI收录论文2篇,EI收录论文2篇,国家专利3项。二是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已与中科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等科研院所签订了合作协议,引进博士后1名。三是加强“水土保持和水资源保护与利用知识创新团队”建设,提升团队整体科研水平。自团队组建以来,共承担完成各类项目42项,项目总经费近1600万元,顺利通过省科技厅组织的验收,并向科技部推荐申报全国重点领域创新团队。四是经积极争取,我院获得省教育厅、工信委、科技厅、人社厅联合命名的首批“江西省行业企业与高校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为今后 “产、学、研”一体化提供了支撑平台。五是依托江西水土保持生态科技园,积极与省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加强交流,2014年增设了中科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厦门大学、南昌工程学院研究生培养基地,为水土保持科技人才的培养提供了创新平台和实训基地。

4、畅通渠道,搭建对外科技交流的平台。一是在江西水保科技园,成功承办了中国水土保持学会科技协作工作委员会2014年年会,这是中国最高层次的水土保持学术交流平台,来自有关部委、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领导与专家共计100多人参加了学术盛会,省水保院在会上作了“发挥平台作用,加强科技创新”的典型发言。这次会议的成功举办,展示了形象,交流了经验,扩大了影响,与会代表反响强烈。二是积极走出去,作为永久协办单位,派员参加了第十五届海峡两岸三地生态保育会议等国际国内高层次学术会议并作宣读发言,进一步扩大了我院的学术影响。三是发挥科技园的交流平台作用,2014年先后接待全国各地水利及其它行业领导专家、大中专院校、中小学生等各界代表共129批次近4000人次来园参观考察及学习交流。

三、育队伍,建设科技创新智库

科技创新,人才是关键。科技竞争,核心是人才的竞争。多年来,我院不断探索人才与科技创新升级融合互动,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的人才培养思路,充实水保科技创新智库队伍。

1、争取支持。在省水利厅的大力支持下,通过积极向省有关部门争取政策支持,为引才和留才提供了政策保障。一是在2013年集中增编40人的基础上,高层次岗位职数争取到了最高比例,缓解了多年积累下来的高职低聘的矛盾;二是内设机构由原来的4个增加到了10个,为进一步理顺内部管理体制,促进人才培养奠定了基础。

2、积极引才。根据事业发展需要,2014年共引进博士后、博士、硕士研究生等专业技术人才12名,进一步充实了人才队伍的总量;同时,通过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入编人员,有15名具有研究生学历人才通过公开竞争正式入围。

3、努力育才。一是探索推进“1+5+3”杰出人才团队建设模式,加强学术领军人才和核心技术骨干的培养,“1”就是努力打造一支在全国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水土保持科技创新杰出人才团队;“5”就是围绕五大研究方向,组建土壤侵蚀与防治、流域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生产建设水土保持、水土保持高新技术应用和水土保持发展战略五个创新团队;“3”就是每个创新团队构建领军人才、核心骨干、一般技术人员三个层次的人才结构梯队。二是修订完善了《职工学历学位继续教育管理办法》,加大了职工学历学位教育尤其是博士教育的支持力度,2014年共派出6人参加在职博士、硕士学历教育,200多人次参加有关业务培训。

3、事业留才。一是完善激励机制,在绩效分配、荣誉奖励、后勤保障等方面,努力创造条件留住人才;二是努力营造谋事创业的氛围,把个人的价值追求与单位事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帮助他们建立起一份事业,而不仅仅是一份工作,用事业留才。

4、全力荐才。积极组织开展行业优秀技术人才申报推荐工作,2014年有1人晋升为二级教高,1人评为教高、2人评为高工、4人评为工程师。

5、规范用才。制定了《公开招聘人员实施办法》、《聘用人员管理若干规定》、《聘用人员离职管理若干规定》等一批人事规章制度,从人才引进、在院管理和解聘离职全过程,实现了有章可循,真正做到用制度管人管事。

总之,一年来,省水保院所取得的点滴成绩,离不开厅党委和各位厅领导的关心和支持,离不开厅机关各处室、厅直单位和市县各级水利水保部门的帮助与指导。正因为有大家的支持和帮助,省水保院一定会沐浴着江西水利改革发展的春光,瞄准国际水保科技前沿,扎根红土地,迈实创新路,继续为江西绿色崛起、建设全国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作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