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区:打造一批智慧城市领域等高新技术产品

24.09.2014  11:53

  

  

  “三看”活动人员察看中国航天卫星应用(江西)产业园项目 

  

  

  察看南昌科陆智能电网(新能源)研发与产业基地项目 

  9月23日上午,全市“三看”活动人员来到高新区视察项目建设情况。省委常委、市委书记王文涛,市委副书记、市长郭安,市委副书记、市委政法委书记欧阳海泉,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蔡社宝,市政协主席卢晓健等市四套班子领导参加。

   项目:打造智慧城市领域等高新技术产品  

  在高新开发区,“三看”活动人员主要察看了中国航天卫星应用(江西)产业园项目、南昌科陆智能电网(新能源)研发与产业基地项目、南昌欧菲生物识别技术项目。

  走进江西航天鄱湖云科技有限公司的展示厅,大家被展厅里摆放的各类高科技设备所吸引。中国航天卫星应用(江西)产业园引入现有的江西航天鄱湖云科技有限公司,将围绕高新区、红谷滩新区航天北斗导航位置服务系统、卫星遥感及通信应用软件等大型项目的本地化建设,打造一批云计算、智慧城市领域、卫星综合应用等多项高新技术产品,为高新区后续的产业升级提供前沿技术支持。

  在南昌科陆智能电网(新能源)研发与产业基地项目的生产车间,工作人员正在进行试生产。据介绍,该项目是为适应未来智能电网(新能源)相关产业高速发展而重点打造的高科技项目。项目总投资约13亿元,占地115亩。建成达产后,将形成年产1200多万台套智能电表及相关产品的生产能力,年新增产值50亿元。

   数据:引进金融机构企业52家 产业基金超50亿  

  今年以来,高新开发区着力抓好招大引强、项目推进、科技创新、产业集群发展、城市建设等重点工作。今年1—8月,高新开发区主营业务收入预计625亿元,增长11%;利税总额预计105亿元,增长17.5%;规模工业增加值预计202.54亿元,增长14.9%;固定资产投资预计251.64%亿元,增长20.2%;财政总收入完成43.12亿元,增长14.6%。

  今年1—8月,该区新签约项目45个,投资总额122.75亿元,其中1亿元以上项目15个,超2013年全年水平。新批外资企业45家,实际利用外资预计36681万美元,增长11.38%;现汇进资预计8189万美元,增长30.17%;实际利用内资预计74.94亿元,增长12.07%;5000万以上项目完成48.84亿元,增长15.33%;出口创汇预计17.3427亿美元,增长15.9%。

  高新开发区还积极推进全省金融产业服务园招商和建设,已引进金融机构及企业52家,引进产业基金超50亿元。

   举措:精心打造极具特色的新型国际人才社区  

  今年以来,高新开发区全力推进重大项目建设。航空城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航空产业初具规模。一期工程大部件装配厂、钣金加工厂和数控加工厂等厂房及配套工程已经竣工,大型机器设备已安装并投入使用,二期工程标准间厂房等10余栋厂房基本完成主体建设,初具航空城规模。

  在推进科技创新工作方面,高新开发区加快推进科技孵化器建设,加大科技创新政策扶持力度,加快打造人才支撑平台,出台了“5+1”的人才引进政策体系,按照“建设中部一流的高端人才社区”目标,规划建设纯欧式风格的人才公寓、国际学校、五星级酒店、商业街区等,精心打造极具特色的新型国际人才社区。

  同时,该区还坚持产城融合,加速推进瑶湖生态科技新城建设。在第一圈层环湖生态景观及休闲区,引进了香港新世界集团投资300亿港币开发瑶湖岛项目,定位为国际生态科技旅游示范岛。

   目标:艾溪湖以西打造湖西科技园发展核心区  

  下一步,高新开发区将强化招大引强和项目建设,抓好航空产业通航板块的招商引资工作,力争引进2—3家具有竞争实力的企业。

  同时,打造湖西科技园发展核心区,在以高新大道为中轴的艾溪湖以西地段,一字展开国内8—10所知名大学的科技园和研究院分院,包括浙大、清华、北大、上海交大、南大、中科院、中国建筑科学院等。

  在加快推进瑶湖生态科技新城建设中,进一步推进拆迁安置。下半年要完成拆迁面积40万平方米,加快推进在建的220万平方米安置房建设,确保全年竣工交付安置房50万平方米。(记者 郑小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