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青先导区打造昌九间副中心城市 建设共青城德安永修间快速通道

29.11.2013  11:25

  备受关注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共青先导区建设总体方案》出炉,其中勾画的目标令人激动不已。那么,共青先导区建设如何推进?作为连接昌九的重要节点,共青先导区在其中,将起到怎样的作用?就此,11月28日,本报记者第一时间采访了九江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占勇和共青城市市长卢宝云以及江西财大区域经济研究所所长朱丽萌。

  人口:打造50万以上人口的中等城市

  交通:建设共青城、德安、永修三地之间的快速通道。

  发展:推进三地对接,实现资源共享,彰显“同城效应”。

  城市建设:启动了8条路网建设,年内将基本建成。

  智库:建立了全国人才库,已储备研究生、博士生等人才400多名。

  九江市如何推进先导区建设?

   打造昌九间副中心城市

  占勇说,为了推动共青先导区建设,九江市加快共青城—德安相向发展,打造50万以上人口的中等城市,成为昌九之间的副中心城市。形成以副中心城市为龙头,以云山集团、恒丰集团和星火工业园为支撑的新兴城镇体系。依托比较优势和产业基础,将共青城市规划建设成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协调发展的先行先试示范区,将宝塔工业园规划建设成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示范区,将星火工业园和恒丰企业集团规划建设成循环经济和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区,形成资源集约利用、产业互补对接的联动发展格局。

  占勇说,“正在着手编制共青先导区总规和专项规划,市发改委牵头,市财政安排专项经费,由市建设规划局负责督促指导实施。”目前正在向国内3家知名规划编制单位发出邀请,开展规划编制工作。

   构建有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

  在共青先导区产业支撑方面,占勇说,九江市按照产业结构优化、发展集聚、竞争力提升的要求,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加快共青城全国青年创业基地发展步伐,全力支持永修打造“世界硅都”,适时申报共青先导区建设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打造全省重要的现代轻纺基地;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全省新能源、新材料产业重要基地;推动现代服务业提速发展,打造昌九一体化的服务高地;加速发展旅游休闲业,打造全国重要的旅游休闲基地;积极发展现代生态农业,打造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基地。

   建共青城、德安、永修间快速道

  在项目带动方面,占勇透露,九江市充分利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国家战略和共青城、德安、永修三地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和生态优势,深入实施项目带动战略。重点围绕纺织服装、有机硅新材料、电子信息三大产业,推动产业集聚和工业总量的扩张。

  占勇说,九江市积极争取福银高速昌九段双向四车道改八车道、昌九大道、南昌至九江轻轨、永修艾城至公司墩码头的水陆联运线路、永武高速军山枢纽至共青城南湖新区的互通及连接线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共青城、德安、永修三地之间的快速通道。

   逐步彰显先导区“同城效应

  在相向发展方面,占勇说,加快园区东连西接、南延北拓步伐,推进与德安、永修立体联网;支持德安县城东扩西进、南移北延,建设生态园林城市,发展生态型、低碳型经济;支持永修县城加快东扩南拓、北连西进步伐,加快云山经济开发区建设,适时启动吴城港通道建设,全面提升永修及周边县大宗货物水运能力。

  占勇表示,九江市协调推进共青城市、德安县、永修县规划对接和公共服务对接,实现三地资源共享,逐步彰显先导区“同城效应”。

   打造全国城乡一体化示范区

  城乡统筹方面,占勇说,加快推进共青城先导区内农场改乡镇、乡镇改街道、村改社区、农民变居民的步伐,推动城乡居民就近适度集中居住,就地充分就业。探索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率先建成共享型的社会事业体系、普惠型的社会保障体系、创业型的社会就业体系,全力打造全省乃至全国城乡一体化示范区。

  共青城市如何推进先导区建设?

   到2020年人口要达到50万

  谈起共青城先导区建设,卢宝云说,在总体规划的空间布局上,以纵观共青城南北的京九铁路、福银高速、昌九城际等交通复合线为“主轴”,东西两侧为“两翼”,依托工业区、建成区和南湖新区“三个城市组团”,分别构建工业聚集、居住商务、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四大功能板块”,打造1/4水面湿地、1/4山体森林、1/4现代农业、1/4产城融合的山水田园城市新格局。

  在城市规模上,卢宝云透露,通过聚集人气,共青城市到2020年人口要达到50万,逐步发展成为昌九之间的重要支撑和支点。在交通体系上,力争三年内基本建成横贯东西的4条通道,纵贯南北的5条通道,形成融入昌九、连接周边、内畅外连、覆盖全域、整个先导区都受益的骨干交通网络体系。

   8条路网年内将基本建成

  在谈及城市建设时,卢宝云则用“明显提速”来概括。她透露,今年9月,共青城市启动了总投资16亿元、长37公里的南湖新区“四横四纵”8条路网建设,年内将基本建成。同时,南湖大道、发展大道、高尔夫大道等11条道路改造也将于年底竣工。

  卢宝云说,共青城正推进珍珠湖公园及周边危旧房改造,整个项目建成后,有4个老年活动场所、4个青少年休闲中心、3个文化广场。“今年是共青城推进‘全域城镇化、农民市民化’的试点年。”她说,这一试点的目标是实现农民进城1200人。

   规划建设万亩专业产业园

  在产业发展方面,卢宝云说,该市对120个工业项目进行了梳理,帮助企业解决用工、用地、融资等难题。“我们成功举办了3D打印论坛、浔台招商会等推介活动,出台了一系列招商引资优惠政策,组建5支专业招商团队,分赴长三角、珠三角常驻招商。”她透露,该市围绕现有四大产业规划建设15000亩专业产业园,吸引优质企业落户。

  卢宝云说,共青城市成功注册了国有资产经营公司等融资平台,创建私募基金创新园区,已入园基金143家,认缴资金30亿元,在基金的推动下,超群科技、统百利在天交所新三版挂牌上市。

  “我们建立了全国人才库,已储备研究生、博士生等人才400多名。”卢宝云说,该市引进了规划、建设、金融、财会等急需人才近50人。

  对先导区总体方案出台,专家咋看?

   先导区先行先试令人期待

  11月28日,当得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共青先导区建设总体方案》出台,我省区域经济研究专家朱丽萌特别开心。“到2015年,GDP、财政收入和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比2010年翻两番以上、城乡居民收入翻一番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比重达到60%以上,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率超过90%,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对于先导区的这一目标,朱丽萌表示,她非常期待这一目标早日实现。

  朱丽萌分析,共青城列入省直管县试点将有助于突破南昌和九江之间的行政壁垒,更好地回避昌九两座城市之间的一些制衡。她表示,这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好的开端。“共青先导区先行先试的成果同样令人期待。

  文/记者陈艳伟

赣州首开粤港澳大湾区蔬菜直通车
  (记者钟金平 实习生邓竹青)7月1日9时30分,上饶之窗
江西今年建设设施蔬菜35万亩
  宁都讯(记者梁健、钟金平 实习生邓竹青)7月1上饶之窗
江西金融机构全力支持经济复苏
  (记者刘佳惠子)6月30日,上饶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