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赣谋划联合打造高铁经济走廊 两省举行经济合作高峰论坛

19.12.2014  12:30

  本报南昌讯 信息日报记者袁思东报道:18日是沪昆高铁昌杭段开通的第9天,浙赣高铁经济走廊的建设牵动着两省政商界人士的心。当天,两省商界180多人齐聚南昌,就如何通过高铁促进两省经济融合发展进行讨论,并提出了联合打造高铁经济走廊的目标——融入国家“一带一路”。

  高铁开通带来机遇

  18日,高铁机遇——浙赣经济合作高峰论坛在南昌举行,来自浙江、江西两省的180多名企业代表参加了论坛。此次论坛主要是围绕沪昆高铁昌杭段开通后,两省如何通过高铁促进经济“比翼齐飞”。

  论坛上,浙江省政府经济合作交流办公室副主任郑宪宏介绍了浙赣两省经济融合的情况。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在江西投资创业的浙江人达60多万人,创办的企业有4万多家,投资总额超过7000亿元,占江西引进外省资金总额近40%。江西人在浙江也是风生水起,据不完全统计,创办的中小企业将近2万家,年创造的生产总额一千亿元,对浙江的经济贡献也非常明显。

  浙赣两省政府部门均表示,在不久前举办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提出了明年重点实施“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建设国家战略。浙江和江西位于长江经济带沿线,12月10日开通的沪昆高铁昌杭段,将杭州、南昌和长沙等沿线城市群连成线,与沪杭、宁杭、杭甬、武广等高铁衔接,这是一条贯穿东西的大动脉,未来或将崛起一条“高铁经济带”。

  专家:产业旅游等合作空间大

  江西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麻智辉认为,沪昆高铁江西段的开通,大大缩短了江西与浙江等长三角各省的距离,为江西经济发展构建了一条快捷的出省通道、出海通道,对江西和浙江在人员、物质、信息、资金上的交流具有重要意义。

  他认为,浙赣两省近期内可以在产业、旅游业、物流业、农业、商贸业、信息、平台建设等7个方面展开合作。

  如产业方面,可以依托沪昆高铁积极承接浙江的产业转移,吸引和鼓励浙江大企业集团进入江西,采用技术转让、产业置换、产品调整、市场转移等方式,兴办合作开发项目,进行联合重组、兼并、收购、组建集团公司,使大量的闲资和利用率低的资本,能够流动起来,来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促进江西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提高江西产业的竞争力。

  再如旅游业,沪昆高铁江西段的全面贯通,使一小时经济圈覆盖了江西的滕王阁、龙虎山、三清山、龟峰、仙女湖、明月山、武功山等旅游资源,便捷的交通使江西成为长三角的后花园。所以,江西可以支持浙江的民营资本参与江西旅游景区、旅游交通、旅游饭店、餐馆设施的改造和经营服务。同时也可以组织更多的浙江客源到江西来旅游观光,进一步推动江西成为沿海发达地区的旅游后花园。

  浙江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徐剑峰也表示,“同城化效应”将更有利于浙赣两省经济的融合和对接。

赣州首开粤港澳大湾区蔬菜直通车
  (记者钟金平 实习生邓竹青)7月1日9时30分,上饶之窗
江西今年建设设施蔬菜35万亩
  宁都讯(记者梁健、钟金平 实习生邓竹青)7月1上饶之窗
江西金融机构全力支持经济复苏
  (记者刘佳惠子)6月30日,上饶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