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交通报】绿色改扩建 人文融自然——聚焦昌樟高速公路绿色循环低碳主题性示范项目

17.10.2014  12:03
绿色改扩建 人文融自然
——聚焦昌樟高速公路绿色循环低碳主题性示范项目
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交通环保与安全研究中心 杜小冰   (2014/10/17  《中国交通报》)
  将道路景观和原有的人文、生态要素相结合,形成丰富多样的公路景观。图为昌樟高速公路。本报资料片       提早介入主体设计打造景观骨架,最大限度保护原有植被,基于安全和文化进行景观设计……作为交通运输部“绿色循环低碳主题性示范公路”之一,由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承担的江西昌樟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景观和环保设计,充分考虑道路沿线自然风光的借用,农田景观、民居景观、植物景观以及水资源的利用,将道路景观和原有的人文、生态要素相结合,形成丰富多样的公路景观,在高速公路“绿色”改扩建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放缓边坡 敞开路侧       科学的公路景观需要在设计时就留足空间。江西昌樟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的景观改造,在前期就和建设主体一同考察设计,提出了边坡放缓、互通地形改造、取消低矮边坡碎落台、增加停车区等方案。       昌樟高速公路地处低丘区,全线两侧边坡以土质低矮边坡为主,有条件将路堑边坡放缓至坡率1∶2,边坡放缓不仅可以提稳定性,还可以减少一定的防护工程,同时增加了公路路侧空间的开敞感,减少给行车人带来的压抑、紧张等不舒服的感受。       互通内侧匝道边坡同样做放缓处理,放缓坡率为1:4,为后期景观绿化做好地形骨架基础工作。景观种植设计结合放缓边坡,从外到内从灌到乔,有层次地进行设计栽植。互通内侧边坡放缓后,配合互通内的微地形设计,与缓边坡相结合,更利于互通内植物的配植和景观表现。       昌樟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沿线路堑边坡主要特点是边坡较矮,以一级土质边坡为主,经过边坡放缓处理后,边坡坡面的稳定性进一步增强。因此,在边坡较低矮且坡面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可以取消碎落台的设置,生态边沟直接与坡脚相连。该方案还节约了高速公路修建对耕地的占用。       统一规划 保护原植       改扩建公路与新建公路景观绿化设计的最大不同,就是需处置原高速公路路侧、中分带及互通区等区域的植被。该项目的思路是尽量对植被进行原地保护,无法原地保护的植物先移植,然后再用于扩建公路的绿化工程。       昌樟高速公路中分带防眩植物以塔柏为主,长势良好,冠幅达80到100厘米,是非常难得的防眩植物,景观设计时保留原有塔柏不变,并在扩建施工时注意保护。该路在塔柏之间还分段栽植有木槿、紫薇、蔷薇等花灌木,这些花灌木均为运营后栽植,没有统一设计规划,在后期景观绿化设计中对这些花灌木重新进行了调整,移至重点路段并化零为整。       路侧原有植物主要为碎落台及隔离栅内侧的植物,主要品种为桂花、红叶石楠等观花观叶植物,生长茂盛,是效果非常好的景观绿化树种,项目对其加以合理利用。该工程两侧拓宽8米,碎落台及隔离栅内侧植物基本上全部需要移栽,在设计前统计了路侧植物的品种和数量,选择好移栽场地,利用原址扩建互通作为移栽场地。设计时将部分移栽植物用于原址扩建互通的景观营造,避免二次移栽对植物的损害,提高利用率。       互通区分为原址扩建互通、移位重建和新建互通。由于改扩建公路两侧拓宽8米,移位重建互通只涉及到老互通两侧8米范围内植物的移栽工作,景观设计时将这些移植的植物用于适当的绿化区域,一般还会用于互通区。相对复杂的是原址扩建互通,新互通在原有地形上进行扩建,在设计前要将新旧两互通的地形叠加,以便得出移植区域和保留区域,同样将移植区的植物就近移栽,作为新设计中的备选植物,对保留区域内的植物进行一定的保护,在主体施工过程中尽量不保证其不被破坏。在设计时对保留区域景观绿化再进行一定的加强设计,新栽植区与保留区相融合。       改善安全 融入文化       公路景观设计要同时考虑公路安全、地域文化等多方面因素,通过植物造景可打破公路景观的单调性,调解司机疲劳度,提高安全性,减少事故发生。同时,通过植物缓冲性栽植减轻事故发生造成的伤害程度,避免二次故事的发生。       长直线路段驾驶容易产生疲劳,所以在路侧栽植景观植物,既可打破行车单调性,又能增加了路内景观的变换,可以提高驾驶安全性,同时在路堤边坡下部适当密植小灌木,对于意外冲出公路的车辆起到缓冲作用,降低伤害程度。       该项目经新建、丰城、高安、樟树一县三市,四个地方各有特色,在设计时全路线按行政区位划分为四个景观特色段,分别为“豫章胜景”、“剑邑龙光”、“江右上观”、“药都古风”。       “豫章胜景”的景观元素为厚田沙漠景观,“剑邑龙光”主要展现丰城市剑都的特色,“江右上观”以采茶戏的剪影雕塑展现采茶戏的魅力。“药都古风”设计时以中药柜为主题,点缀药桕、药碾等传统器具,让驾驶员在短暂的休息中也能感受到当地的文化特色。       昌樟高速公路沿线民居具有浓郁的江西民宅特色,所以项目组在声屏障设计时采用了民居特色式声屏障。该声屏障借鉴当地“马头墙”的建筑特点,将农村建筑“白墙灰瓦”的特色融入到声屏障设计中,丰富了路侧景观。       旧桥新装 废石降噪       由于该项目为节能减排示范工程,在环保景观设计时除传统的节能减排方案外,还根据其改扩建特有的性质进行了专门设计。       如旧桥墩景观涂装。昌樟高速公路厚田枢纽互通是原址扩建互通,原互通高架桥部分进行拆除,设计时要求只将桥面拆除,保留桥墩部分,减少产生的固体废弃物,桥面拆除后对保留的桥墩进行景观美化,采用不同色彩的涂装,高大的桥墩可形成一定的视觉冲击力,同时也表现出改扩建项目的特点。       另外,项目组利用弃渣填充石笼式声屏障。改扩建公路原有构筑物拆除后,将混凝土块作为填充物,放入石笼内,混凝土块有一定的粒径要求,避免过大的混凝土块产生空隙。石笼式声屏障设计高度为4米,厚度为1米,既可以起到降噪的效果,又合理利用了的弃渣,成为该项目节能减排示范的亮点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