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不敢;不扶,不忍\" 困局何解?

29.11.2013  13:36

     扶,不敢;不扶,不忍” 搀扶老人困局如何解?

    25日,浙江省金华市一位老人在街上摔倒,来往的市民在老人周围围成一个“人岛”进行守护,还迅速拨打了急救电话,但却无人上前搀扶。扶,不敢;不扶,不忍。

    群众在“想帮”与“不敢帮”之间的思想挣扎,已经超越了简单的道德范畴,归根到底还是公众出于对自身权益的焦虑和法律保障体系缺失的担忧,使正常的伦理规范受压产生扭曲和畸变。人们的道德需要自觉,但也不能离开法律的保护和“亮剑”。在是与非的问题上,法律不能“和稀泥”。像许云鹤案在证据不足的情形下,用了“必然”“定然”等主观判断,来做过错推定,就令人疑惑。

    没有惩恶就不足以扬善,因此必须严格执行讹诈者追究制度,不能让“误伤好人”“放过坏人”凉了人心。不久前在四川达州市发生的三个9岁娃娃搀扶老人“被讹”事件在“拉锯”多日后,达州市公安部门通过官方微博通报,称老太太系自己摔倒。因敲诈勒索,公安机关给予老太太和儿子行政拘留、罚款等处罚。虽然老太太申请了行政复议,但这个消息无疑给了愿意搀扶老人的好心人极大的信心。

    除了将善与非善的裁定收归法律框架,鼓励见义勇为也需要社会力量的联动。据了解,由华南师范大学一位教授发起的“中国好人网”2008年5月设立,该网站下设有“搀扶老人风险基金”,直接目的是为勇于搀扶老人却被冤枉的好人提供免费的法律援助、心理咨询和经济帮助。然而,这样的机构、这样的基金还太少太少。

    政府和社会应该更加积极探索化解搀扶老人“风险”的道路,这不但能够带给助人者以最大的慰藉,让大家遇到老人摔倒时放心大胆地去扶,展现人性的善良与美丽,也有利于恢复和弘扬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引导整个社会风气朝着好的、正义和谐的方向发展。(来源:新华网 记者商意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