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基地就是残疾人的家

30.06.2015  19:31

樟树市残疾人扶贫示范基地(天翔生态农业有限公司)位于刘公庙镇南保村委,是由宜春市“返乡农民工创业标兵”刘永强于2013年创办,现已完成投资600余万元,年产值80余万元。总占地面积2303亩,其中中药材茣茱萸730亩,黄栀子280亩,花木苗圃160亩,果园10亩,雷竹林15亩,羊场5亩,猪舍3亩,水库面积1100余亩(养鱼、养鸭)。基地坚持稳扎稳打的策略,逐步发展“中药材种植、苗木培育、果园、山茶种植、山羊、土鸡饲养、水底养鱼、水面养鸭”为一体的综合性生态农业扶贫示范基地,年均辐射带动周边二市五镇100余户贫困残疾人发展生产,脱贫致富,2014年天翔生态农业公司被列为“省级残疾人扶贫示范基地”,从普通青年到知名助残人士,刘永强是如何走上助残慈善道路呢?

一、打工创业

1993年7月,初中毕业的刘永强回家务农,看到家乡的落后和贫困,内心产生一种冲动,发誓一定要改变命运,不走父辈的老路,17岁的他就学会开车,在市内一家酒厂当司机,一干就是四年,每月500元的工资,虽然不是很多,生活倒也过得很安逸。但是他又不甘心这样平平庸庸一辈子。1998年,他辞职了,借钱买了一辆小四轮跑货运,每月也有二三千元的生意。但他并不满足,觉得这不是长久之计,离自已梦想太远了。1999年,他转让了小货车,来到了广东,在顺德恒兴微电机有限公司做了一名车工。由于他的不懈努力,不久公司老板对他非常赏识,把他当作左膀右臂,并提拔他进入了公司的管理层。2005年,广东沿海地区企业产业结构调整,很多企业向内地转移。他的家乡樟树市刘公庙镇交通便利,民风淳朴,劳动力低廉,当地政府又出台了许多优惠政策,投资环境日益完善。看准这一契机,他毅然放弃大城市的生活,回乡办企业。他先后创办了两家公司,天翔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一家。

二、奉献助残

刘永强是土生土长的农村人,从一名酒厂的小小司机到四轮跑货运个体户再到两个公司的老总,这就是他----一位普通人物的不平凡人生。他实现了自己的誓言改变了命运,完成了资本的积累,在别人看来他是一个成功者,但他觉得一个人的追求不能只停留在物质上,自己富了算不了什么,要能帮助别人富那才是真正的成功,才是人生的赢家。 看到自已的家乡有许多残疾人衣食无着,受人歧视,日子过得很艰难,这一切深深地触动了他。一个四肢健全,身体没有残障的人,只要能吃苦,总会改变自己的生存状态。而残疾人是名副其实的弱势群体,需要社会更多的关爱和温暖。公司的一些岗位残疾人也是可以胜任的,他决心为残疾人多做些事,为广大残疾人多提供就业机会,改善他们的生存状态,招收残疾人就业的想法就这样在他脑海中成型了,他的建议得到了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之后组织人员四处宣传,广泛吸收有就业意愿的残疾人到公司就业,在全市范围内招收残疾人员工。考虑到残疾人信息闭塞,行动不便,公司就上门宣传,很快就有较多残疾人来应聘。现公司常年安置30余人残疾人就业,员工平均年收入达2万余元,季节性安置100余名残疾人务工,公司还为工作一年以上的残疾员工办理了“五险一金”,解决了他们的养老和医疗问题。逢年过节都会为员工发放慰问礼品,让员工感受到集体的温暖。为了更好地帮助残疾人,每年采取“公司+农户+贫困残疾人”的模式,对残疾人免费进行种养技术培训,每年组织有劳动能力、从事种养业或有发展种养业愿望的残疾人到基地参加免费培训学习,同时向学员提供优质实惠种苗、技术跟踪、市场信息、产品回收等服务,确保残疾人学员学以致用、学有所成。

三、美名广传

40岁的王前进是高安上前街人,家里非常贫困,至今未婚,迫切希望改善家庭生活,但又苦于单脚先天畸形没有企业愿意接收,后通过亲戚了解到与高安接壤的樟树市刘公庙镇辖区内的天翔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常年招收残疾员工,异常惊喜的他抱着试一试的想法去应聘了,没想到一去就被录用了,现在王前进已经成为天翔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的一名正式员工,每月工资近3000元,都买上三轮车了,生活条件得到很大改善。对于现在的生活,王前进非常满足,对刘总充满了感激。解决了就业问题,王前进还有下一步打算,那就是讨一个媳妇,“应该没问题”,对于这个愿望王前进自信满满的说。义成镇刘永刚家族五人聋哑,一人先天性小儿麻痹残疾,家里收入微薄,刘总知道后立即前往义成了解情况,自已拿出500元慰问刘永刚,并决定安排其家全部进公司,刘永刚进公司后逢人便说:“刘总真是我们家的救命恩人”。

天翔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残疾人扶贫示范基地)既为残疾人解决就业难问题搭建了一个良好平台,又为周边广大残疾人学习一技之长提供了便利,是残疾人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