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好委员入口关 做好换届准备工作
●周庆辉
当前,做好换届工作是各地方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6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改进委员产生机制,真正把代表性强、议政水平高、群众认可、德才兼备的优秀人士吸收到委员队伍中来。”这为各地做好委员换届工作指明了方向。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有关工作的通知》和《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认真做好市县乡领导班子换届的通知》精神要求,做好换届工作的关键是坚持党的领导,按照中央统一部署,制定符合当地实际情况、具有广泛群众基础、操作性强的换届工作方案。
政协委员是人民政协履行职能的主体,把好委员入口关是确保委员发挥主体作用的基础。因此,政协委员的确定产生环节显得尤为关键。严格委员资格审查关,对委员人选进行充分协商,是选优选好委员的有效途径。从实践来看,须把好如下“五关”:
把好委员政治素质关。政协委员作为爱国统一战线组织和政协“大家庭”的一员,首先必须做到“两热爱”:一是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事业,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二是热爱政协事业。政协委员既是荣誉、信任,更是使命和责任。政协委员要积极参加政协的各种会议、各项活动,认真履行委员职责,切莫成为“潜水”委员、“不作为”委员。
把好委员群众认可关。政协委员由界别协商推荐产生,是界别群众的代表。在委员的酝酿、推荐、提名过程中,应坚持在界别中广泛协商。按照“涉及一个地方人民群众利益的事情,要在这个地方的人民群众中广泛商量”的要求,扩大公开程度,反复协商,选出注重实绩、群众公认的人选,使真正能代表本界别群众利益,在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作风上深入群众的优秀人士脱颖而出,为开展政协工作奠定良好基础。
把好委员议政能力关。委员的议政能力主要通过提出建议、提交提案、反映社情民意等来表现。作为政协委员理应具备相应的议政能力,在政治协商中勇于表达看法,在民主监督中善于提出批评,在参政议政中勤于献计献策。如何衡量委员人选的议政能力?首先是愿议政。“愿”是起点,是想法;其次是能议政。“能”是素质,是能力;再者是会议政。“会”是善于,是精通。
把好委员德廉品行关。政协委员的一言一行都具有影响力和示范性,不仅代表着个人形象,更是一种政协形象、社会形象。作为政协委员,应模范遵守宪法、法律和政协章程,自觉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传统美德,廉洁自律,公道正派,奉献社会。在委员的推荐考察环节,人选要听取所在单位或地区党组织意见,在广泛酝酿协商的基础上,由党委集体研究决定。
把好委员结构比例关。政协委员结构上的科学性,主要体现在代表性要强、覆盖面要广、比例要合理。要坚持统筹兼顾、全面平衡、合理搭配、形成整体的原则,对政协委员进行结构性调整和优化。坚持党外委员比例不少于60%,妇女和少数民族委员占一定比例;适当增加新社会阶层人士规模,逐步减少“花瓶”委员、“明星”委员、“大款”委员数量;进一步提高工人、农民、专业技术人员等来自基层一线的政协委员人选的比例;控制领导干部委员人选的比例;适当保留老委员的比例,既可以保持政协委员队伍总体结构的稳定性,又能够体现新老委员交替的连续性,使政协委员的结构更趋合理,使各阶层、各界别的利益诉求,特别是弱势群体、新兴阶层的利益诉求能够通过人民政协这个平台得到有效表达。 (作者单位:景德镇市昌江区政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