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蜗牛”礼物当作一记鞭策

22.12.2015  12:11

  ●宛诗平

  6公里的路建了4年仍未完工,过往车辆及附近群众苦不堪言,在维权渠道不畅的语境下,温州市鹿城区的市民选择给副区长送“蜗牛”当礼物,以提醒政府部门:上马工程就要全力以赴、按期完成,不要老是出现“蜗牛工程”。这种利用公众的“眼球效应”来捍卫自身权益的方式,看似是一种另辟蹊径的创新,但也折射出了群众在面临困难时的无奈。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政府不但要接受批评和监督,还要创造条件让民众批评和监督政府。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背景下,尊重公民的表达权,鼓励民众监督和批评政府,是成熟政府的表现,而允许公民存在善意上的表达瑕疵,则是一个政府基本度量的体现。我们看到,代表鹿城区接受问政的副区长黄定恩在接过“蜗牛”后坦言“很纠结”。他说,进度确实慢了,成了“蜗牛工程”,影响市民出行和经济发展,“尽管施工难度较大,但我们要学习蜗牛‘坚持不懈’的精神,坚定地完成目标。”他表示,目前几处工程障碍已基本解决,只有一处的拆迁难度较大,承诺在12月10日前完成拆除任务,确保明年1月底主线全线通车,2016年上半年完成全部工程。这也可以看出,鹿城方面能够正确对待群众的批评,正确认识工作上的不足,“蜗牛”礼物已经收到了一定效果,相信在媒体及公众的监督下,“蜗牛工程”有可能不再蜗行下去了。不管怎么说,“蜗牛”礼物都有些许“恶搞”的味道,还算不上严格意义方面的投诉书,尽管坊间认为很给力,能否真正引起当地的重视还是个问题,但无论如何,这都是一种警醒。作为人民的政府,承担着为人民服务的重任,当地政府不妨把这个“蜗牛”礼物当作一记鞭策,知耻而后勇,以积极坦诚的态度面对现实,以更加有力的措施推进工作,实现公民与政府的良性互动。

让协商文化飞入寻常百姓家
  “培育‘赣事’好商量品牌,在共同思想政治基础上,政协新闻网
解决烦心事 笑迎高铁来
● 本报记者 熊灵 通讯员 曾志明 谢建春 政协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