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族抗战 云南档案记忆(二):滇缅公路 抗战“血线”

17.07.2015  13:23

  编者按

  云南省地处祖国西南边陲,位于东亚大陆与中国半岛和南亚次大陆结合部,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随着国内国际战局的变化,被推到“以一隅而荷全国之重任”的重要位置,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东方战线(亚洲太平洋战线)上,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既是坚固大后方又是抗战最前线,即是世界反法西斯东方战场的战略结合部,又是战时中国的联外大通道。

  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云南省档案局授权云南日报报业集团发布关于云南省参与抗战的历史档案资料。此次发布的档案资料共分5组:“滇军出省 抗敌疆场”、“滇缅公路抢修”、“飞虎驼峰”、“西南联大”、“滇西抗战”。每组历史图片及历史原件图片都在5件以上,大多原始档案资料为第一次发布,弥足珍贵。全面展示了云南参与抗日战争的历史,真实记录了云南各族人民群众在抗日战争中作出的重大牺牲与重大贡献。


滇缅公路路线图(1938年7月)

  抗战全面爆发后,随着沿海相继沦陷,日本军队切断了中国大陆同国际社会的传统交通线,妄图把中国变成一座孤岛。

  1937年8月,蒋介石在南京召开国防会议,研究布置对日作战问题。会议期间,云南省主席龙云向蒋介石提出,各修筑一条从昆明出发,经云南西部到缅甸北部,最后直通印度洋的铁路和公路,使来自海外的物资能在缅甸港口仰光上岸,然后通过公路和铁路运到中国大西南后方基地。龙云表示:“公路由地方负责,中央补助;铁路由中央负责,云南协助”。龙云的建议非常符合蒋介石把川滇黔三省作为抗战后方根据地的构想。但考虑到修筑铁路在经费和器材上的实际困难,滇缅公路的修筑放在了更为优先的地位。

  龙云询问保山云龙两县长其境内滇缅公路修筑情况的电(1938年12月15日)。龙云表示“滇缅公路在此全面抗战期间实为我国防交通之生命线”,要求各县“共体时艰,遵限积极赶修”。

  1937年10月,蒋介石派交通部次长王艽生率领工程专家到昆明与龙云商谈修筑滇缅公路的有关事项。11月,即确定滇缅公路起于昆明止于缅甸腊戌,全长1146.1公里,云南段全长959.4公里,其中昆明至下关段已于1935年修通土路;缅甸段 186.7公里。为联络缅甸境内的筑路事宜,云南省政府派特使繆云台赴仰光与缅英当局进行协商并达成协议:中国在原来已筑成的昆明至下关公路的基础上,负责修筑下关到畹町中国境内的路段,全长547.8公里;缅方(实为英国负责修筑)负责修筑腊戍至畹町的缅境段,以一年为限。

龙云要求滇缅公路经过各县随时具报工程修筑进展情况电.(1938年1月24日)

  1937年11月2日国民政府正式下令龙云,由行政院拨款200万元,要他负责限期一年修通滇缅公路,打通国际交通线。事关国防军事及抗战前途,云南省政府不敢怠慢,采取“非常时期”动员办法,通令该路沿线各县和设治局(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相当县一级的政权机构),限12月份征调滇西各县农民义务修路,务必于一年内完成。1937年12月,滇缅公路工程正式开工。

  腾冲县修筑滇缅公路的工人代表尹自忠等人关于落实滇缅公路民工伙食给云南省建设厅的文(1938年)。

  国难当头,云南滇西民众在龙云的号召下,自带粮食和工具长途跋涉赶往筑路工地,生活及其艰苦。

  修筑滇缅公路面临重重困难,要越过滇西横断山脉的云岭、怒山、高黎贡山等崇山峻岭,要横跨漾濞江、澜沧江、怒江等急流深谷,工程异常艰巨。原始简易的筑路工具和恶劣的自然环境成了筑路民工的最大的难题。没有机械设备,全靠滇西各族人民用锄头、手锤、钻子、大锤、撬棍、十字镐等工具去开辟完成。滇缅路沿线环境恶劣,瘴疟为患,恶性疟疾能在几小时内夺人性命。由于滇缅公路战略意义极其重大,直接关系到抗战的前途,关系到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命运,更由于中央、地方的高度重视与支持,云南省各族人民表现出极大的爱国热情,纷纷自带口粮和工具,爬山涉水到工地修路。据统计,1938年1月到8月是滇缅公路施工的高峰期,全线施工人数平均每天5万多人,最高时达到20万人。在整个筑路过程中,滇西民众付出了高昂的代价,在筑路工程中死于爆破、坠崖、落江、塌方和疟疾的就不下3000人,死亡率约为千分之十五,工程技术人员也有8人死亡。

  图为修筑滇缅公路的云南民众。

  1938年1月,来自17个县和设治局的汉、白、彝、傣、回、景颇、阿昌、德昂、苗、傈僳、布朗等各县民工陆续到达规定工地,滇缅公路全线同时开工修建。

  1938年8月31日,经过九个月的艰苦奋斗,滇缅公路终于提前竣工通车。与此同时,缅甸境内的路段也在预期内完成,使得滇缅公路与腊仰铁路相连。滇缅公路的建成可摆脱日军对我国的封锁,外通缅甸的腊戍、曼德勒(瓦城)、仰光,内联川、康、黔、桂四省,成为我国大西南的重要国际交通命脉。

  1938年底,首批军需物资经滇缅路运入昆明。在滇越铁路中断后,滇缅公路一度成为我国唯一的一条出海的国际通道,苏、美、英等盟国援华的军用物资和民用物资,国内出口的外贸物资,都需经此路运输。据记载,滇缅公路刚通车时每月的货运量就达1000吨。从1938年开通至1945年抗战结束,从滇缅公路运入中国的战略物资共约49万吨,是名副其实的抗战“输血线”和“生命线”。

图为:参与修筑滇缅公路的妇女和儿童。

  滇缅公路全线开工,滇西民众不分男女老少,鳏寡孤独,有的祖孙三代都在工地,还有新婚夫妻、怀孕妇女也参加赶修。在这些人中,有大部分是老人、妇女和孩子,因为青壮年大部分都应征入伍了。

  工程艰巨的滇缅公路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通车,震惊了中国,也震惊了世界。美国公路工程处权威人士曾断言滇缅路非要三年才能建成,但云南人民用自己的行动创造了一个奇迹。美国驻华大使詹森受罗斯福总统指派,专程取道仰光巡察滇缅公路,在作了沿线的实际考察后发表谈话,认为“修筑滇缅公路物质条件异常缺乏,纯系人力开辟,……为全世界任何民族所不及”,他还盛赞滇缅公路“可与巴拿运河的工程相媲美”。


何应钦为派重兵保护滇缅公路事给昆明行营主任龙云的电(1940年1月12日)


教育部禁止直辖各机关学校对滇缅公路拍照以杜奸宄电(1939年3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