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江苏遭日伪大掠夺 南京中储行失黄金55万两

12.12.2014  17:55

  核心提示:在南京,被日伪商业统制总会定为统制物资的物品达37项。据统计,仅设在南京的日伪“中储行”,通过滥发纸币造成物价上涨、通货膨胀的手法,搜刮黄金55万余两、白银763万余两、银元37万余枚、美元55万元,以及大批日元、日本公债、贴现票券等。

日军在徐州大肆抢劫 资料图

  本文摘自:中新网,作者:江苏省委党史工作办公室,原题为:《抗战江苏遭日伪大掠夺南京中储行失黄金55万两

  江苏省自2006年1月起对抗日战争期间江苏人口伤亡和财产损失展开调研,至2010年调研基本结束。全省各地共有19164人参与了课题调研工作,共查阅档案文献资料77868卷、复印255171页,拍摄照片资料2105张,采访“三亲”人员155224人,收集证言证词99478份,形成司法公证文件357份。

  九一八事变后,江苏就开始遭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害。1932年一·二八淞沪抗战期间,苏州太仓等地就遭到日军炮火攻击,造成人口伤亡和财产损失。1937年8月13日,日军发动了对上海的进攻,11月12日,占领上海。旋即,分兵两路进犯江苏,矛头直指国民政府所在地南京。从12月2日起,日军会攻南京,12月13日,南京失陷,至1940年,整个苏北地区相继失陷,江苏境内大部分地区在日军铁蹄的蹂躏之下。

  侵华日军在侵占江苏期间,肆意杀戮平民,残酷蹂躏妇女,疯狂掠夺财产,毁坏侵占文物,造成了重大的人口伤亡和财产损失。

  一、人口伤亡

  抗战时期人口伤亡包括直接人口伤亡、间接人口伤亡和单独统计的人口伤亡三部分。直接人口伤亡主要包括由于日、伪军直接炸、杀、奸、打等造成的人口死亡和受伤人数及同样原因造成的失踪者。间接人口伤亡主要包括被俘捕人员、灾民和劳工中的死亡、受伤、失踪者。与日军作战的中国军队的伤亡单列,不纳入此次人口伤亡统计中。

  综合有关档案文献和全省各地调研成果,从1932年淞沪抗战开始到1945年抗战胜利,日军的侵略造成江苏人口伤亡共计2005669人,其中:直接伤亡659436人,占全省人口伤亡总数的32.88%,间接伤亡1346233人,占全省人口伤亡总数的67.12%。还有186万多灾民,其中不少因饥饿、伤疾而死,但因资料缺乏,无法统计出具体数字,故未计入伤亡总数,但灾民中出现伤亡人口是肯定无疑的。所以,调研统计的人口伤亡总数要少于实际人口伤亡数字。

  1.人口伤亡构成

  (1)伤亡人口构成

  抗战时期,日军造成的江苏人口直接伤亡659436人,其中死464261人,伤39574人,主要是因日军侵略时实施轰炸、烧、杀等各种残酷暴行直接造成的。间接人口伤亡1346233人。有186万多灾民,因未收集到详细资料,无法区分确定死伤人数,所以没有纳入统计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