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抗战英烈致敬】来自异乡的先烈 安息吧

04.04.2015  10:21

  (现场音)“今天,我们龙潭中学近300名师生站在英烈墓前,似乎也能听见70年前的炮声,还能听见先烈气壮山河的呐喊” (压混)

  青山环绕、绿草茵茵,在高安城西龙潭镇,重修后的老虎山抗日英烈陵园每天都有人前来祭奠。这里是673名云南籍抗日将士长眠之地,1941年12月,他们因阻击日军壮烈牺牲,被安葬在离战场约30公里的老虎山下。

  (现场音压混)“国庆:骨灰全部埋在绿草坪底下,这是原址,以前就是跟梯田一样的土方,这个台阶没有。这些石框都是政府帮弄的。

  天龙:停车场还是停车场。(碑有变化吗)新做的,稍微大了点。拆下来的放到高安博物馆去了。

  国庆:“重修,这次修墓是最好的,我觉得。

  抗日老兵尤汉清的儿子们——尤国庆、尤天龙四兄弟,为父辈们扫墓近60年,见证了公墓的历史变迁。1962年,村民修建龙潭桥时将碑石和墓碑拆走,文革时公墓也受到严重破坏。上世纪80年代它被列为国家文物保护单位,但是直到重修之前,墓区杂树杂草丛生。2014年,高安市按照恢复原貌、尊重历史的原则,政府出资300多万元,历时半年完成老虎山抗日将士公墓的重修。龙潭镇政府宣传委员朱成发:

  (录音)“征地10多亩,拆除猪栏、牛栏、羊圈,重修就是培养爱国之情,激发爱国之志。”(止)

  “中华各民族同心抗日,神州好儿女壮志殉国”,18个字展现在主碑两侧。70多年烽烟消散,今年清明节,阵亡将士后人杨选昆不远千里辗转滇赣,将家乡的泥土撒在墓前,来自异乡的将士们永远安息,庄严的陵墓前,后人铭记得是铁骨铮铮。

  (录音)“这些人离开家乡,离开父母妻儿,远远跑来,倒在这儿。我觉得重要在弘扬抗战精神,表达后人的敬意,一种激励,有志向,做什么都把它做好。”(止)

  以上报道采制江西台记者何灵、万芳,宜春台记者冯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