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抗战遗址屡遭破坏 阜新万人坑遗骨散失

30.09.2014  14:37

   保护唤起记忆的抗战遗址

  铭记历史,离不开那些唤起记忆的遗址。烽火连天的抗战岁月,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浴血奋战,也留下了侵华日军罄竹难书的罪证。令人遗憾的是,不少抗战遗址如今正逐渐淹没在现实之中。喜峰口、山海关、潘家口等战役都是在长城上进行的,但现场却没有标识,长城上每天游人如织,谁又知道这里曾经发生过什么?不少烈士陵园由于年久失修而变得荒废败落,杂草丛生,谁会记得这里埋葬的都是为国捐躯的先烈?而缺乏明确的保护,也让生活覆盖了纪念,衡阳五马归槽遗址已成为一处坟山,车公山抗日战壕遗址现为村民菜地。

  更令人痛心的是,在一些地方,抗战遗址遭受破坏的现象屡见不鲜。如今,阜新万人坑遗址遭到严重破坏,出现纪念碑损坏、馆内没照明、遗骨散失等问题。一些商业开发,更是改变了遗址存在的意义。在重庆市北碚区北温泉公园,周恩来、蒋介石、朱德等国共领导人曾居住过的“数帆楼”,成了红酒窖藏馆,农庄改成酒店高管的宿舍,都变成温泉酒店的一部分。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那些曾经浴血奋战的中华儿女,虽然离我们远去,但他们的英雄事迹和伟大精神却融入各处抗战遗址之中。遗址不是普通的景观,有效保护好、忠实传承好、合理利用好,可以让历史历历在目,让精神代代相传。这既是对历史负责,也是对人民负责。既可以缅怀抗战英烈,更可以时刻警醒后人。而通过组织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参观抗战遗址,可以真实了解抗战遗址背后的历史、人物和故事,清楚品味中华民族曾经的苦难,深深感受到中华民族留下的伟大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