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开展抗疫主题线上实践教学 汇聚思政课育人正能量

25.05.2020  22:03

击疫情的特殊时期,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推出了一系列“因时而新”的线上实践教学举措,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手段,大力优化思政课实践教学内容供给,将疫情防控实践融入思政课堂,用经典原著品读寻找抗疫理论支撑,创新开展“学雷锋”等活动助力抗疫,集体讨论我眼中的中国战“”制度优势,以“抗疫家书”诵读厚植学生家国情怀,全面提升思政育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将经典原著品读融入《原理》课堂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以下简称《原理》)课的实践教学特色就是原著品读,在品读中对话历史人物,站在历史的高度透视现实、认知生活、理解世界,非常有意义。因此,线上实践教学,我们也要去对话经典。”原理教研室负责人王诚德老师始终认为,学好《原理》课,最直接有效的便是读好原著。

常规《原理》课堂中,老师们组织学生成立“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学习小组”“志青书友会”“白杨社”“长期实践小分队”等实践小组,开展一系列形式多样的原著品读实践学习、情景剧拍摄制作、实地调研活动。同学们平常在一起逐字逐句、一段一论品读原著,感受经典原理的魅力,假期还可以跟随老师到海外探访参与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的校友,切身体会中国日益增强的国际影响力。


随着战“”打响,原理教研室将课堂搬上“云端”,紧密结合疫情防控的生动实践开展线上实践教学。

2月11日,原理教研室成立了“原理教研室原著品读线上学习小组”,王诚德、胡显、尹晶晶等多位专兼职教师就如何开展教学实践展开了激烈的讨论,经研究决定,继续坚持“品读原著”实践教学模式,各位老师可以根据教学情况进行调整和拓展,增加防疫抗疫相关主题。

为了让线上《原理》课“”起来,让学生居家学习思维“”起来,胡显老师做了不少功课。课前,她会先将原著电子稿发到学生群,让大家先泛读,再从中选取自己喜欢的部分进行细读。除了读原著,她还会布置两个任务。一是每人录一个朗诵经典的小视频;二是每人结合疫情防控写一篇阅读感想。朗读效果好的小视频和写得好的读后感,胡显都会挑出来,发到群里进行展示。

胡显还会组织学生针对防疫抗疫进行深入讨论,加深学生对经典和“思政时事”的理解,进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思考方法,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解读现实问题。

常常到了午夜,胡显还在认真批阅学生的感想文章。“感谢老师布置这样一份特殊的实践作业,让我有时间真正认识自己,去思考自己的人生,深刻理解‘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句话。”这是一位同学在实践作业结尾写下的一句话。她的思政教学实践让同学们隔着屏幕感受到了师者的初心和思想的温度。

让“学雷锋”活动贯穿《基础》课堂

3月7日上午,李宜津在山东省烟台市莱阳市格庄镇宣传防疫措施。

3月7日下午,姜吉淼在村口垃圾站清理垃圾桶周边的垃圾。

3月9日晚,胡昱在村口为过往车辆登记、测量体温。

……

这是2019级市场营销1班学生思政课实践报告上的记录。

3月5日是学习雷锋纪念日,根据上学期拟定的实践教学计划,《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基础》)课洪恩强老师原本的实践教学设计是组织学生开展“学雷锋”活动。疫情当前,他顺势将实践教学方案调整为“阅读雷锋故事、感悟雷锋精神”。


洪恩强带了两个班的《基础》课。他将两个班89位同学分成了9个小组,要求各个小组提前通过网络了解雷锋的英雄事迹,学习雷锋精神,并从身边事做起,践行雷锋精神。鼓励大家在遵守当地疫情防控纪律要求和做好防护措施的前提下,适度开展实践活动,特别提倡在家中或在社区里关爱家人、身边人,为抗击疫情贡献一份力量。

学雷锋、做好事”的实践活动让两个班的学生兴奋不已。大家纷纷主动为家里打扫卫生、在社区做志愿活动、为居民测量体温、清扫马路垃圾……不知不觉中,雷锋精神已在同学们心中扎根开花。

干家务挺累的,零零碎碎很麻烦,如果不是这次实践,我可能也感受不到妈妈的劳累,我以后一定要多分担做家务。”19法语1班的杨声兰对这次实践深有感触。

除了做好事,各小组还要将小组人员所做的好事与感受做成PPT进行汇报。通过做好事与PPT汇报的形式,大家互相学习、互相勉励,潜移默化中更加懂得雷锋精神的伟大,深切感受到了凡人善举的可贵。


  除了“学雷锋”实践,洪恩强还精心设计了一系列新颖、丰富的实践教学活动。他组织同学们开展观看红色影片《上甘岭》、学唱歌曲《我的祖国》、线上查阅学习革命烈士的英雄事迹、“云参观”革命纪念馆、清明缅怀家乡革命英烈、书写“知恩、感恩、报恩”家书等活动,以这些既有亲和力、又有思想性和针对性的实践专题,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思政课堂的吸引力、感染力。

为了保证思政课线上教学效果,《基础》课的其他老师们也“各显神通”。巢传宣老师以诗歌创作为主题,以关注疫情为契机,引导学生在疫情防控现实中,用笔写下对家国情怀的感悟,更好地理解全国人民共同抗疫中所展现出的中国精神和中国力量;杨艳老师以阅读为主题,要求学生品读和疫情相关的书籍,在特殊时期修身养性、静待花开;沈薇老师将所带班级进行分组,每个小组选择一类抗疫群体,搜集相关事迹,以“新冠肺炎疫情中令我感动的群体”为主题,撰写演讲稿、制作PPT,待正式开学后进行集中展示。他们努力开创思政实践育人新模式,让线上思政课实践教学精彩纷呈。

将中国战“”精神导入《概论》课堂

我要将‘思政小课堂’融入‘社会大课堂’,耐心引领学生理解中国当下国情,感受中国社会制度的优越性,激发心中身在华夏的自豪感与使命感。希望通过线上实践活动,学生能够增加‘四个自信’,明白身上的使命与担当。”这是《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概论》)课程实践教学目标。

疫情期间,考虑到无法组织学生集中开展实地参观学习活动,概论教研室负责人陈红老师带领《概论》课全体教师将实践教学阵地转到了线上,充分利用线上精品课程、专家疫情思政讲座,将学生集结到以《概论》课为中心的实践活动中。大家群策群力,精心探索出一种特殊的线上实践教学方案——围绕“我眼中的中国战‘疫’制度优势”开展系列线上实践活动。

实践活动通知刚下发,学生就忙了起来,开启了一场“我与国”的认知历程。



疫情防控不断有新的进展,原来编写的教材不能满足现实所需。陈红就带领学生集中观摩一系列抗疫思政课,使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当下疫情,通过观看大量权威的疫情时政分析,发掘疫情背后的制度因素,激发心中的自豪感与使命感。

概论》课实践教学以小组形式进行,各组分工合作,开展主题讨论、查找资料、制作小组PPT,最后由小组代表在课堂上轮流利用群视频直播方式展示本组成果。同时,各小组每个学生都要进行独立思索,必须在规定时间内,查找“抗疫英雄”事迹,融入个人思考,用纸笔写下心目中的“抗疫英雄”,并抒发对他们的感恩、敬佩、景仰之情。“每个学生对中国战‘疫’制度的认识角度、程度可能不一样,通过沟通交流可以激起思想火花,从而对当下国情产生更深刻的认识。”陈红说道。

每次批改小组的实践报告,遇到错误或者疏漏的地方,陈红都会标注不同颜色的字体,次日反馈给相关小组进行修改完善。正是这样不厌其烦地一次次文件传输,一次次耐心解答纠正,架起了师生连心桥,绘就了爱国的同心圆。18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学生杨弋龙感慨道:“《概论》课的实践活动很好地将课堂与社会结合起来,激活了深藏在我们血液里的拳拳爱国心和殷殷报国志。”

以“抗疫家书”诵读教学点亮《纲要》课堂

通过此次抗疫家书诵读及撰写活动,希望学生能切实感受到最美‘逆行者’的家国情怀,更加坚定抗击疫情的信心与决心,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疫情期间,与以往“红色家书朗诵”实践活动不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教研室亮出了新招,一封封抗疫家书所承载的家国情怀,正跨越时空限制,以一种特殊的方式被学生铭记。

纲要教研室负责人程宇昌老师组织教师合力编写了“抗疫家书”诵读文本和诵读教学PPT,倡议青年大学生积极参加“抗疫家书”诵读活动,做到大学生人人诵读“抗疫家书”、人人撰写抗疫书信。“片纸重千钧,家书意万重。”通过“抗疫家书”诵读教学活动,青年大学生切实感受到了一个个最美“逆行人”的家国情怀,更加坚定了抗击疫情的信心与决心,提升了自己的思想政治境界。


为让抗疫精神入脑入心,“抗疫家书”诵读实践教学活动分为两个环节开展。首先,每位同学要穿戴整洁得体,配上庄重的背景音乐,录制深情朗诵家书的视频,并上传至班级群进行分享展示。然后,要给抗疫一线的个人或集体写一封信,表达对“战疫英雄”的感激与祝愿。

同学们纷纷执笔抒情,隔空致敬抗议英雄。19机械与电气工程专业学生严一哲在信中写到:“那些你曾经觉得再普通不过的生活都来之不易,谢谢你们的拼搏与奉献,换回中国的健康,祝你们一生平安。

在诵读战疫家书和给抗疫英雄写信后,肖冬华老师班上的同学深受感触,纷纷在班级群中分享了自己的抗疫行动。“自我隔离,保持理智。”“时刻关注疫情,做好防护工作。”“在村口当义工。”他们将抗疫家书读到了心里,写在了行动上。

除了“抗疫家书”诵读实践教学活动,纲要教研室还创新开展了课前5分钟“紧跟党走”抗疫主题实践教学。教研室组织大家集体备课,制作PPT,紧扣抗疫主题,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开展系列主题教学活动。课前5分钟,老师们宣讲疫情防控的政策和措施,及时传达党中央国务院的方针政策,广泛宣讲疫情防控一线的感人故事。

特殊时期,马克思主义学院一系列别开生面、形式新颖的线上实践教学活动,充分凝聚了我校青年学生共抗疫情的磅礴力量,充分展示了我校青年学生共抗疫情的精神风貌,充分彰显了我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与时俱进、改革创新的坚定信心和有力行动。 (学生记者 辛彩玲 杨春霞)